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要闻 证券分析 金融国际 股票产权 基金定投 理财投资生活消费 汽车行业 房产行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正文

疫情下相聚美丽长沙——推进文旅碰撞引领城乡发展新方向

东方财经网 2020-08-09 08:52:02 来源:

   近日,各地优秀城市、名县、名镇以及业界著名景区企业相聚湘江共同见证了以文旅碰撞引领城乡发展新方向为主题的一次伟大盛典。此次盛会解读了在疫情下如何以文旅融合来促进城乡建设的新发展。

  大会汇聚了文化和旅游、农业、金融、现在科技等领域。出席大会的主要领导和投资企业及优秀旅游目的地的省区名单有;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坚钟、国资委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局原副局长杨纪兵、中国旅游媒体联盟秘书长何海涛、中国蓝田旗下中国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亮、中华户外网副总裁IP中心总经理董大鹏等,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江苏、黑龙江、山东、四川、福建、广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多地涉及文化旅游、农业、健康、体育、金融行业领导和主管和分管部门领导,另外还有部分县市区主管领导在大会现场进行了精彩的推介并接受了主流媒体的采访;

大会现场

单位代表在大会现场

  现场来自各单位代表进行精彩推介或播放美丽风光片:

  陕西延安市代表现场进行了精彩推介;

  延安的文化旅游资源归纳为"三大核心、六大板块、四大特色"。

  三大核心:主要是指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和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文化。这三块内容构成了延安文化旅游的核心版块和重要支撑,成为延安旅游最具吸引力的经典品牌。

  六大版块:第一版块是大美延安——雄宏壮丽的自然风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黄河从高原流过,黄天厚土壮丽雄奇。"这个版块展示的是延安的自然之美。主要包括雄宏厚重的黄土高原自然风光、波澜壮阔的黄河壶口瀑布、神秘神奇的黄河乾坤湾、号称"陕西一页肺"的黄龙山原始森林、"中国四大野生牡丹原产地"延安万花山、"世界活丹霞,人间梦之谷"的甘泉雨岔大峡谷……这些雄浑壮阔又美妙绝伦的自然奇观,构成了延安旅游的第一方阵,对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子,首先构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精神上的巨大震撼,吸引着他把关注的目光和旅游的足迹投向延安;

  第二版块是人文延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祖先在这块土地生息,留下可圈可点历史遗迹。"这一版块主要展示延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远古的"黄龙人"到"伏羲演八卦、轩辕化万民、大禹治水、秦王北征、重耳流亡、木兰从军……"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五千年的风云变幻,这块波澜壮阔的土地上上演过多少幕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每一幕动人的故事,都在延安这块苍茫的黄土地上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历史遗迹——盘古山、女娲峰、乾坤湾、孟门山、黄帝陵、秦直道、重耳川、木兰泉、烽火台、金鼎寨、杜甫川、范公祠、四大石窟、五大名塔、百年古渡、千年教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发现并纳入文物保护范畴的各类文物遗址有9622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历史的云烟散去,再不闻当年金戈铁马的嘶鸣,也不见圣人俯仰天地的身影,惟有这一处处散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史迹,在瑰丽的夕阳下静静地伫立,供后人寻幽探古,怅怀凭吊;

  第三版块是"红色延安"——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伟人从高原走过,红色辉映着华夏大地。"不知是上苍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这块古老的黄土地在数万年前养育了人类的祖先"黄龙人",五千多年前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及其部落,又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养育了艰难困苦中走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养育了中国革命、养育了中国共产党!从人类祖先黄龙人到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再到一代伟人——这块土地每一次的震颤,都牵动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神经!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一位神奇的人物率领的一支神奇的队伍在这块神奇的黄土地上长达十三年的休养生息,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书写出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段传奇!而延安,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原本不很起眼的山城,也正因为这十三年的岁月从此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宝塔山、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这些个朴素的地点和朴素的名字从此成为亿万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向往。具有关部门统计,十三年岁月中,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转战南北,运筹帷幄,足迹遍布延安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留下革命纪念地455处,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宝贵的历史财富,也为延安留下了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因而也成为今日延安旅游业的主旋律;

  第四版块是"民俗延安"——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信天游在蓝天下飘荡,灵巧的手剪出五彩缤纷新生活。"九曲十八湾的黄河,滋养着延安这块黄色的土地,黄土地养育了一群群黄皮肤的华夏儿女。他们在黄土里生、黄土里长、黄土洼上放歌、黄土窑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他们用生命书写着华夏民族的历史,也创造出了雄奇灿烂的黄土风情文化。以安塞腰鼓、陕北民歌、剪纸、说书、秧歌、面花、布堆画、农民画、糜粘画、毛麻绣等为代表的黄土风情民间艺术已经成为延安旅游的新亮点,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和好奇的目光,同时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了中外艺术大师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东方毕加索"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全国各地卷起了一股"西北风"热潮。据统计,全市目前保留的各种民间艺术门类170多种,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12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79个,市级的264个,县区级580多项,其中"延安剪纸"还作为中国剪纸的代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第五版块是"追梦延安"——激励人心的知青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黄土地上寻初心,广阔天地有作为。"我在对外推介延安时经常会很自豪地说:我们延安有两座山举世闻名,一座是桥山,安葬着华夏的祖先。一座是宝塔山,指引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延安有两条河举世闻名,一条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条是延河,在最危急的时刻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还有一个小山村举世闻名,叫梁家河村。这是一个小山村,里面藏着大学问。煤油灯照亮土窑洞,悄悄滴萌生了中国梦。是的,梁家河是度过七年知青岁月的陕北村庄。在这里,和延安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历了思想关、跳蚤关、劳动关、卫生关的种种磨炼,种下了"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情"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神圣使命。梁家河也因此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之地,也是"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思想和情怀的发源地,成为一个蕴藏着大学问的小山村。一片黄土地,两代领航人。延安这块神奇的土地是诞生神话的地方!

  第六版块是"今日延安"——生机勃勃的现代文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西部开发号角响起,延安明天更加美丽。"历史上的延安灿烂辉煌,今日的延安更是魅力四射。建国以来,国家对延安都格外重视,先后多次来延安视察指导,对延安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和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给予了高度重视。1997年,提出了"再造山川秀美大西北"的号召;1998年,站在延安的山头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2006年春节,来到延安,和延安人民一起包饺子、扭秧歌,度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2015年2月,携夫人回到延安,到梁家河去看望他日思夜想的父老乡亲。正如所言:"当年我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是的,国家对延安都是无比的关心,延安也国家关心关注的目光,一次次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延安实施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政策,整个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延安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衣裳,全市的森林植被达到了45%以上。今日延安,真的是"蓝天白云,黄土风情,历史文化,自然人文,观光旅游,尽享其中"。真的像贺敬之老师诗歌里描述的一样:"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除了上面说的这"三大核心,六大板块",延安旅游还有举世无双的"四大特色":一是光辉灿烂的延安精神——不忘初心扛使命,革命传统代代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延安红色旅游的重要精神内涵;二是物华天宝的延安特产——石油煤炭天然气,苹果红枣和小米……这是黄土地的馈赠,也是延安转型发展的希望所在和力量之源;三是舌尖上的延安味道——"香喷喷的油糕端上桌,热腾腾的米酒捧给亲人喝"。这是旅游六要素的首选,一朝品尝,终身难忘,把胃留住的同时也把旅行的脚步留住;四是鼓舞人心的"延安文艺"——腰鼓秧歌和说书,剪纸红歌信天游……这是祖先智慧的传承,更是中国新文艺的结晶,是延安这块圣土带给您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延安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

四川眉山市代表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眉山,古称眉州,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是离四川省会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地处中国四川西南部,幅员面积7140平方公里、人口350万,辖东坡、彭山、仁寿、洪雅、丹棱、青神两区四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宜人。眉山是国家级天府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环成都文旅经济带、大峨眉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紧邻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拥有国家级天府新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等高端开放平台,强力推进成都、眉山同城化发展,被评为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

  一、历史文化悠久

  眉山历史文化悠久,有近1500年的州郡建制史。两宋期间,有886人考取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东坡文化、长寿文化、竹编文化、大雅文化交相辉映,拥有竹编、泡菜、藤椒、桔橙、枇杷等10个"中国之乡"特色产品称号,造就了青神竹编、仁寿抬工号子、丹棱唢呐、洪雅复兴耍锣鼓、彭山竹琴、东坡泡菜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时举办东坡国际文化节、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东坡国际马拉松赛等各类大型特色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吸引游客。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3处,省级文保单位44处,市级文保单位139处;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17项、市级非遗项目66项、县(区)级非遗项目8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1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98人。青神竹编体验基地等5个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首批非遗项目体验基地。"东坡文化 味在眉山"游、"森林度假 生态康养"游、"东坡初恋地 国际竹艺城"竹编文化游、"东坡故里 遗迹遗址"游、"赏花摘果 欢乐乡村"游等特色文旅线路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三苏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荣获"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称号。眉山已成为全球东坡文化研究高地、东坡文化领域的"总部"和广大"苏迷""苏粉"的向往圣地,是国内文化研学、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自然资源丰富

  眉山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山水相依,风光旖旎,是四川名片"大熊猫"在川内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正在建设"百园之城、千湖之城、绿海明珠"。全市拥有"三苏故居"三苏祠、"最美桌山"瓦屋山、"川西第一海"黑龙滩、"四川十大古镇"柳江古镇、"川南明珠"江湾神木园、"东坡初恋地"中岩寺、"长寿福地"彭祖山、"禅度佛国"老峨山、"大雅文化胜地"大雅堂、"国际竹产业展示交易中心"国际竹艺城、"全国泡菜研发生产展销中心"中国泡菜城、"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网红打卡地"中法农业科技园等著名景区景点120余处。千亩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眉山樱花博览园、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独具特色。仁寿文宫枇杷园、彭山观音葡萄园、丹棱幸福古村等乡村旅游地独具风貌。眉山是国内休闲度假、生态康养旅游的好去处。

  三、生态环境优良

  眉山自然生态优美,山水形胜,气候宜人,古人谓之:"坤维上腴,岷峨奥区"。全市拥有100余个特色主题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77%,比全国高27.41个百分点,城乡绿化覆盖率55.2%。水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8.78%,是全国占比的3倍以上。其中,眉山市洪雅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县森林面积达200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1%,被誉为"绿海明珠""天府花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国家I级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居四川183个县中第三,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中国生态文明奖""中国宜居养生之都""2019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2019中欧绿色旅游城市"等众多荣誉。瓦屋山景区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最美桌山"。柳江古镇为全国最美森林小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七里坪度假区被评为全国首个抗衰老健康产业实验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川最佳康养目的地。玉屏山森林康养基地荣获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建设基地。黑龙滩景区为国家湿地公园。洪雅县七里村、瓦屋山复兴村、槽渔滩镇文山村、青神县百果乡甘家沟村、白果乡凤凰村、南城镇万沟村、汉阳镇新路村、瑞峰镇中岩村、高台乡百家池村、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杨场镇古井村、仁寿县黑龙滩镇大坝社区、文宫镇石家社区入选国家森林乡村。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高庙镇花源村、槽渔滩镇兴盛社区、柳江镇红星村、丹棱幸福古村、青神县汉阳镇汉阳场社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眉山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正在奋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四、产业发展领先

  2019年是眉山文旅融合元年,眉山市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制定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眉委发〔2019〕11号),提出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全省文旅发展"一核五带"总体布局,围绕"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明确了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目标定位,按照国际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一区三带四基地"文旅发展格局,集中打造"一祠一馆、一山一水、一园一城、一镇一村"眉山新八景,培育一批示范引领枢纽工程,实施一批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经济强市、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9年,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31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13家。瓦屋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荣获"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柳江古镇成功入选"四川省特色文化旅游小镇""2019首届文旅融合创新品牌50佳";幸福古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300余场,惠及300万人次;全市8家景区被命名为全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全年共推出研学线路45条、培养研学导师41人、接待研学旅行团队10余万人次。

  2019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76.42亿元,位列全省前列,同比增长17.8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6.66万美元。近年来,眉山抢抓国家级天府新区重大建设机遇,围绕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按照"三区协同、竞相发展"区域发展新格局、新定位,以文旅融合共兴为主径,坚持"重大项目为引领,抢占文旅新高地",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在建重大文旅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2926.5亿元。乐高乐园、恒大童世界、中法农业科技园、中日国际康养城、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彭祖国际健康养老养生文化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成功纳入四川省100个省级重点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数量、投资总额仅次于成都。眉山是四川省除成都以外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地级市。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眉山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江苏昆山市代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悠悠昆曲传千载,"昆山之路"美名扬。昆山,东邻上海,西接苏州,一座人杰地灵的水乡城市。古因昆曲而得名,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不仅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还是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等名宿大儒的故乡,"圆周率之父"祖冲之也曾在此担任过县令。改革开放以后,昆山闯出闻名全国的"昆山之路",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乡融合快速推进,连续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被列入江苏省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

  进入新时代,昆山牢记"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地方"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江苏省和苏州市统一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践行"四闯四责",勇当热血尖兵,大力实施"五争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区"建设,争创"全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城市",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标杆城市。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35元。昆山,一个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一是突出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兴旺引领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融合与智慧科技创新,基本建成现代都市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绿色优质、利益共享的产业兴旺引领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基地、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优势区,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等。央视《新闻联播》用近4分钟时长详细报道了昆山通过搭建智慧农业平台,帮助农民增收、创收的成功经验。二是突出环境提升,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核,创新开展"进步奖"评选和"黑榜村"转化帮扶行动。推进220个保留村庄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全覆盖。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农民乐居、市民乐享的生态宜居示范区。获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地方表彰,中央财政激励支持2000万元。荣获江苏省、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双第一"。《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专门报道昆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做法,督查组对昆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表示高度肯定。三是突出文化涵养,打造乡风文明先导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传统优秀文化涵养作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基本建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和都市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乡风文明先导区。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级文明镇占比100%,文明村占比81.88%,各类文明家庭达10余万户,张浦镇金华村、淀山湖镇永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0.1万,15家志愿岗被评为苏州市"乡风文明志愿岗"优秀岗位。连续举办两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吸引全球观众近百万人次。四是突出三治融合,打造治理有效样板区。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把自治与法治、德治贯通起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市建成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治理有效样板区。全市建成投用的党群服务中心、站、点532个,4个阵地被评为首批苏州"海棠花红"先锋阵地。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党那里"服务品牌,得到中组部领导充分肯定。张浦镇金华村"一驱三联动"乡村治理做法得到司法部领导充分肯定。周市镇市北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半月谈网专题报道高新区泾河村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在全省率先实施综治警务"双网融合",乡村网格规范达标率90%。"雪亮工程"建设达标率达100%。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示范单位"。五是突出富民强村,建设生活富裕先行区。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高品质配备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等、农民生活满意度显著提升、美好愿望基本满足的生活富裕先行区。截止2019年末,全市166个行政村资产总额达87.6亿元,净资产超亿元的村有11个。村均可支配收入761万元,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的村达34个,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5779元。获批开展国家级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全省率先完成农村"股权固化"和"政经分开"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股权固化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韩俊副部长首肯。市级财政年均下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金2亿元,每年发放城乡创业小额贷款和农业贷款3亿元以上,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均衡发展。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昆山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城市"。

  内蒙古阿尔山市代表进行精彩推介;

  阿尔山市全称"哈伦·阿尔山",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温暖而圣洁的泉水",是因水而名、因泉而旺的旅游度假城市。全市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3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近年来,我市围绕"夯实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工作主线,以推进"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创建"阿尔梦幻阿尔山"旅游品牌,着力通过创建高端科学的旅游规划体系、打造独具阿尔山特色的国际旅游养生度假产品体系、形成新颖实效的旅游产品营销体系、构建多元共治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设施完备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改革创新的旅游产业推进体系等"六大体系",初步具备申创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条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地理条件优越

  阿尔山市是内蒙古东部的一个边境城市,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位于内蒙古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核心位置,与周边城市之间交通便捷,具有整合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地旅游资源,构建内蒙古旅游黄金区域的战略地位。同时,阿尔山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西邻蒙古国,边境线长93.531公里,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论证和规划,修通阿尔山至蒙古国乔巴山的铁路,可以形成东起图门,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的新欧亚大陆桥,阿尔山则成为这座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其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二、旅游资源丰富

  阿尔山地处北疆,山高林密,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环境。这里林瀚、草丰、石绝、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旅游资源富集而且组合度好,凸显品牌是"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阿尔山自然景观丰姿秀美,旅游文化独具魅力。以阿尔山为圆心,2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没有一家污染性工厂。因此,这是一块祖国大陆乃至亚洲不可多得、面积巨大、环境优良的生态型旅游度假胜地。目前,阿尔山旅游已经成为镶嵌在内蒙古东部的璀璨明珠。

  概括起来讲,阿尔山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一)矿泉资源。阿尔山矿泉是世界最大的功能型矿泉之一。阿尔山周围就有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等温度不同、功能各异的饮用和洗浴矿泉逾百眼。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内,有能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关节炎等八大系统疾病的矿泉48眼。它的医疗功能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距市中心五华里处的五里泉矿泉为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富含锂、锶、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被矿泉水专家赞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

  (二)冰雪资源。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市每年10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月份。冬天的阿尔山冰清玉洁、银装素裹,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凭借雪期长、雪质好、地形优越的特点,为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成为中国滑雪协会确定的冰雪运动训练基地,并于2008年进入国家自由式滑雪运动训练基地红名单。2009年6月,在蓝天白云、绿树鲜花、银色雪道的相交辉映下,阿尔山市成功承办了2009·国际雪联越野滑雪中国夏巡赛——阿尔山站比赛,"错时经营"冰雪品牌、"超越时限"开展冰雪运动,引起新闻媒体、国内外滑雪界及旅游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凸现阿尔山冰雪资源和冰雪旅游魅力。

  火山遗迹。2003年中科院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组织科考队,对阿尔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探明在阿尔山—柴河地区拥有200多平方公里保护完好的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这里的一些火山熔岩景观是亚洲仅存的,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独特的熔岩形态,专家称之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并确定阿尔山地区有四座活火山,从而使阿尔山火山群成为中国活火山家族的第七位成员。

  (四)森林草原。这里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是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汇处。森林覆盖率超过80%,绿色植被率达95%。这里地处寒温带,年均气温-3.2℃,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外国游客赞誉"空气都可以罐装出口",是非常理想的避暑、休闲、度假、疗养的地方。

  (五)边贸口岸。阿尔山西邻蒙古国,从市区到边境仅40公里。阿尔山—松贝尔口岸是中蒙边境继满洲里、二连浩特之后的第三大陆路口岸。这里既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阿尔山—蒙古国乔巴山铁路的中枢,又是第四条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口岸我方一侧,适宜开展界河漂流、垂钓、草地赛马等旅游项目。蒙方一侧是世界级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既可以领略异域风情,又可以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还可以通过互市贸易开展经济交流。

  (六)民族文化。这里的温泉文化、蒙元文化、林俗文化、冰雪文化、红色文化、俄蒙异域文化历史悠久、凝重深厚。

  三、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历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不断深入,行业体系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提出建设健康阿尔山-生态文明体验区的发展目标;2013年在继续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口岸强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三地一港一市"的发展定位。2014年工作报告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积极拓展精品线路、丰富营销宣传手段、努力实现生态、文化与旅游业高度融合、共融发展的工作部署。2015年旅游工作以推进"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两区建设为契机,以创建"阿尔山国际养生度假旅游区"为抓手,着力构建旅游发展"六大体系",实施15项工程。打造"全域化景区",塑造"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旅游品牌,依法治旅、依法兴旅,实现我市旅游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提质升级。

  产业体系完备,战略支柱地位凸显。

  截止目前,全市拥有阿尔山和好森沟两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一处国家5A级景区,两处国家4A级景区。已获得"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自治区温泉之乡、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 携程网"国内最具潜力目的地"和"最佳自驾游目的地"的称号。

  不断拓展领域,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资源富集度高,涉及面广,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旅游覆盖领域。

  旅游与文化融合方面,我市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实景演出,开展旅游风光画进厅堂、旅游风光片进客房、旅游歌曲进会场、特色菜肴进餐桌、特色商品进商场的文化五进工程,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倾情打造的《成吉思汗的黑纛》大型实景蒙古族马术表演,在历史与现实交错中演绎着马背民族的千古绝唱。结合阿尔山温泉故事传说打造大型实景演出《梦幻阿尔山》,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提升了阿尔山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了来阿游客娱乐活动。

  旅游与体育融合方面,我市建设滑雪场两座,自驾车营地3处,承办中国阿尔山艺术滑雪比赛、雪地足球赛、中国阿尔山国际雪雕作品大赛、2015年全国雪地摩托车锦标赛(阿尔山站)等多项体育赛事活动,成为兴安盟重要的知名旅游品牌,每年吸引大批游人参与。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阿尔山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西部自驾旅游目的地"其中《成吉思汗的黑纛》大型实景蒙古族马术表演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

  河南新密市现场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新密市位于中原腹地、嵩山东麓,是华夏文明之源、山川密境之城。距省会郑州30公里,市域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80万,辖13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区管委会,跻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5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62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72位、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第32位。河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显示,新密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和经济发展质量、发展规模水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发展潜力活力、民生幸福评价等指标均居全省105个县(市)前5位。

  新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诗经》中《郑风》《桧风》的产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6年始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其中有打虎亭汉墓、古城县衙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古城寨遗址、李家沟遗址分别于2000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超化吹歌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市共创建旅游景区13个,其中4A级4个、3A级3个、2A级1个,旅行社52家,星级酒店2家;国家级金牌农家乐4家、省级生态旅游特色乡镇1家、省级生态旅游特色村1家、郑州市旅游特色村3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农家乐)380多家,密玉、梦祥银、金银花茶、高山杂粮等系列特色旅游商品达60余种。各类旅游业态项目纷纷落地并开工建设,伏羲大峡谷、红石林、三泉湖、银基旅游度假区等一批A级景区和60多个亿元的旅游开发项目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758.3万人次,旅游综合及带动收入达51.2亿元。2019年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880.12万人次,旅游综合及带动收入60.55亿元。

  (一)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历史遗存遍布全境

  新密市史称有熊之墟,古老的溱水和洧水贯穿全境,仅已发现的旧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文化遗址即达50多处。经考古发掘,古城寨是在仰韶文化遗址基础上建成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其大型宫殿基址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黄帝宫、力牧台,白寨的黄帝岭等遗址则是黄帝屯兵练武、研习兵法的地方;以尖山伏羲山,牛店补子庙,来集女娲祠等为代表的诸多遗址,则是伏羲文化的传承;新寨遗址所显示的夏启都城,溱洧流域所显示的诗经文化;郑庄公、郑昭公等墓冢又具有鲜明的春秋战国文化的特色,《史记》、《国语》和许多历史文化典籍都提到。以打虎亭汉墓为代表的诸多汉代墓群,又佐证出新密市内蕴丰富的汉代文化。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址传承性和时间延续性非常强,充分说明了新密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物考古专家学者说:"中华文明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

  (二)以超化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

  新密市境内寺庙道观众多,宗教文化曾一度兴盛,成为新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超化寺是佛教进入中国后最早的19座拥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寺院之一,列"名刹拾伍",叫阿育王寺,建于东汉桓帝时,分上中下三寺,寺产30里。自唐开元二年在超化塔坡建起13层舍利塔,已在中原大地上屹立了1400多年,与陕西法门寺同等重要。佛学研究者考证后认为超化寺为佛教净土宗祖庭,与禅宗祖庭登封少林寺地位相当,充分肯定了超化寺在我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使海内震惊、佛界沸腾,使超化寺这一颗佛教的明珠光彩异呈。新密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寺庙几十处,苟堂的南泉寺,平陌的香山寺、白龙庙、天爷洞,城关的天仙庙、法海寺、城隍庙,白寨的圣水寺,牛店的助泉寺等等,这些寺庙不仅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大都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不失为一处处朝拜和旅游胜地。

  (三)以古城县衙为代表的县衙文化独树一帜

  古城县衙始建于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衙,被称为北方第一县衙,比南阳内乡县衙的历史还要久远,而且古城县衙与内乡县衙相比更有特色,更有文化内涵,也更有地理优势。城区1.5平方公里内,现存有县衙、城隍庙、文庙等历史建筑群7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古民居300余处,原东西街有古城牌坊18道,古街道、古民居、古建筑格局无不渗透着中原人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着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与古城县衙毗邻的还有城隍庙、法海寺、桧阳书院、文庙、关帝庙等众多的历史遗址,而县城的搬迁不仅给老城留下了一片文物古迹,也给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以伏羲山旅游区为代表的山水自然风光发展潜力巨大

  境内名山众多,西北有伏羲山,东南有具茨山,南部有大鸿山、大隗山、讲武山、崆峒山、风后岭、九里山,北部有摩旗山、黄帝岭等等风景胜地,民间传说众多,如黄帝登具茨以访广成子;以黄帝时期大将大鸿、大隗、风后等命名的山。溱洧二水也是历史名河,《诗经·溱洧》曾有记载。新密市的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也大都分布在溱洧流域,这些山水文化在历史上被文人雅士们归结为"古密八景",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五)以超化吹歌、古代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特色产品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超化吹歌是新密市最近几年才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乐曲,有人认为它是古代宫廷音乐,也有人认为它是梵音佛曲,它的问世是我国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这是新密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新密市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蚕桑文化、农耕文化、婚俗文化、古代民居、名树古木、民间故事等等,这些既是文化资源也是潜在的旅游资源。类似的还有金银花、密玉、石雕等特色产品,这些也是珍贵的文化与旅游资源。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新密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城市"

  黑龙江讷河市在现场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讷河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北端,位于两省三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交汇处,齐加铁路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讷河拥有兴安南麓、嫩江上游的碧水、蓝天、沃土,又有江、河、湖、岛、丘、林、草等多样环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个性特色的全域旅游条件。建于1915年的雨亭公园是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国家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库围堰而成500平方公里水面,形成了平原地区高坝平湖景观,有"北方第一湖"的美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瑟宾节"和独具特色的"赏冰乐雪烩年猪"旅游节每年吸引着全国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在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了一定成果。讷河市现有A级景区2个,其中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1个;星级宾馆若干家。尼尔基水利风景区年接待游客4.77万人次,雨亭公园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现有登记注册旅行社分社2家,旅游合作社2家,旅游车辆运输公司1家。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19年上海交大设计院为我市全域旅游谋划了愿景、分析了要素基础数据,我们还通过聘请文旅专家、实地考察编制了《秋水之城--讷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立"城市即景区"的大规划理念,体现讷河"秋水之城、皇后故里、抗战圣地、驿站之乡、鄂乡风情"的旅游产业特色,全面构建"一城两带三镇六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城"即升级散点开发,打造一个城市核心。"两带"为环湖运动休闲游乐带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三镇:重点打造二克浅镇(运动休闲小镇)、拉哈镇(拉哈工业小镇)、龙河镇(乡村旅游小镇)三个特色小镇,作为讷河全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六区:城市商业游憩服务区、休闲农业旅游区、鄂温克民族风情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区、森林康体旅游度假区、绿色食品工业旅游体验区。)

  这次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项目对外招商:围绕"两山理论"打造《天石公园》天然生态游项目;围绕雨亭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城市会客厅"项目;围绕尼尔基斯湖打造汽车主题营地"共享跑车",综合农业观光项目;围绕拉哈岗、博尔多、喀布尼卡等清代驿站打造"天下第三站"项目;围绕"电竞世界冠军摇篮"美誉打造WCG电竞永久赛区和电竞实景体验基地项目;围绕讷河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打造"安全可靠"的旅游食品开发项目;围绕非遗鄂温克族"瑟宾节"打造特色民族风情旅游项目。

  文旅融合,加速了新讷河发展步伐;全域旅游,提升了新讷河美誉度,近年来讷河旅游事业可谓精彩纷呈。

  一是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赏冰乐雪烩年猪文化旅游节暨同砚四驱全国越野车王争霸赛(讷河站),2019年烩年猪活动成功吸引游客6.5万人次,实现收入4575万余元。

  二是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秋水之城花灯会",2019年共展出彩灯200余盏,灯会期间游人总数达到20多万人次。

  三是连续6年成功举办鄂温克瑟宾节系列活动,取得成效显著,仅2019年瑟宾节就吸引游客18万余人次,实现收入5400余万元。几项大型旅游特色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5、7、13套、新华网、人民网等30余家媒体平台均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每个活动直播平台点击量均超一亿人次。

  最后,欢迎您来温情厚土、灵秀讷河、美丽的"秋水之城"实地考察,投资兴业,创造财富,实现共赢。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讷河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美生态文旅休闲城市"

  连州市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小北江的上游,总人口约54.6万,北面与湖南永州、郴州两市接壤;西面与连南、连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及广西贺州市相连;东面与韶关市相接;南面毗邻珠江三角洲,距广州230公里,车程约需3小时。许广高速、二广高速连州段、234国道、323国道、537国道贯穿全市。连州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素有"小广州"之称,还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摄影之城、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旅游强市、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之乡等诸多美誉。

  连州市旅游资源情况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旅游竞争力持续提升,旅游业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015-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2016年先后获得"年度国内旅游目的地人气奖"和"年度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的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评为"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市"。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游客10057.84万人次,同比增长5.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65亿元,同比增长6.03%。

  旅游景区稳步发展

  目前,连州拥有评为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实验基地和中国洞河奇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连州地下河、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4A级旅游景区——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3A级旅游景区——福山景区,另有大东山温泉度假区、湟川三峡擎天玻璃桥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慧光塔、燕喜文化园(包括燕喜亭、刘禹锡纪念馆、连县抗战纪念馆等)、冯达飞故居、连州摄影博物馆、南粤古驿道等10余个旅游景点。其中地下河、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2家景区在爱地公司的管理下,发展迅速,经营状况良好,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了我市旅游业的龙头景区。

  乡村旅游迅速发展

  在大力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建设下,我市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由美丽乡村游、古村游、自然风光游、各大基地赏花采摘游、古道游等部分构成。现已建设了美丽乡村畔水村、新八村、夏东村等20多个乡村旅游点,涌现了河畔小院、紫荆庄园、田心庄园、天湖山庄、大夫第、大宅门等特色民宿。

  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为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提升我市的接待能力,我市逐步加大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基本上能够满足游客对旅游设施的要求。

  旅游道路建设情况。随着许广高速、二广高速连州段的相继建成通车,我市旅游交通环境日渐完善,广州游客到连州游玩车程缩短至3小时,连州跻身进入珠三江地区"3小时生活圈",大大提高了连州旅游的可进入性。

  酒店、民宿的数量及经营状况。我市积极引进各类涉旅酒店,成功引进了铂威酒店、乐居连锁酒店、七天连锁酒店、金麒麟酒店等商务类酒店。目前全市共有旅游酒店及乡村民宿150多家,总床位数超过7500个。其中2011年以来新增酒店41间,新增住房约1600间,新增床位3500个;新增农家乐60间、民宿床位248个。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我市对照全域旅游相关标准,正逐步完善六大特色旅游片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导览图、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四)旅游品牌日益凸显

  我市正强化品牌意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一是紧抓"山水古邑,福寿连州"的总体定位,深入推进文化康养和生态旅游体验项目建设,发掘塑造"奇情溶洞、闲情山水、才情文化、热情民族、亲情温泉、怡情摄影"六张旅游品牌,旅游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二是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整合我市成熟的旅游产品,推出以古驿道地下河、休闲亲子、慢行品味、人文山水为主题的四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古驿道地下河游"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五)致力旅游形象宣传推广

  为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积极以多种形式开展旅游形象营销推广工作。一是赴周边省市开展旅游推广活动。2019年以来,我市共组织参加了7场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厦门、温州、桂林,以及广州、深圳、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进行宣传推广,并组织民宿、农家乐、景区等旅游企业参加外地旅行社对接会,助力旅游产品走向市场;二是联合兄弟县市区抱团营销。鉴于周边县市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同质性较高的特点,谋求与连南、连山、阳山共同投入资金和资源开展合作营销,整体提升我市旅游产品的影响力、扩大旅游受众面。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连州市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河北省涉县代表在现场进行了精彩推介;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冀晋豫三省七县交界处,面积1509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古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美称,今有露天博物馆之赞誉,境内已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汉文化遗址30多处,现存寺庙、石窟、石刻等古建筑300多处,拥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2019年,涉县被国家文旅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被河北省文旅厅评为首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河北省唯一的"双创"县;同时,涉县还荣获"中国最受欢迎旅游投资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名县"、"河北省十大智慧旅游项目"等多项荣誉,实现了文化旅游事业稳健进步,繁荣发展,打造了"中国的涉县""世界的涉县"品牌。

  涉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胜景令人惊叹叫绝的地方。早在30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涉县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脉系,清泉寺、刘家大院、晋冀鲁豫边区旧址、新华广播电台旧址等,就像历史散落的一颗颗璀璨明珠,透射着涉县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繁荣。娲皇宫和129师司令部旧址最具代表性。娲皇宫被誉为"华夏祖庙",是河北省南部首个国家5A级景区,走进娲皇宫,你会被精美绝伦的"天下第一壁经群"所震撼,会被巧夺天工的"活楼吊庙"所折服,会被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话所感染。129师司令部旧址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团结带领129师将士和涉县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太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 的壮丽篇章。从涉县这片红色热土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位元帅、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和295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129师的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涉县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发祥地"。

  涉县是一个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山水交融,交相辉映。五指山,形似卧佛,惟妙惟肖,以"雄奇险秀"著称,在这里春可踏青、夏可纳凉、秋可采摘、冬可滑雪;韩王山,高耸巍峨,烟雨缥缈,在这里可以观赏韩山戴雨、韩山日出、韩山云雾等景观;庄子岭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醉秋,如诗如画;清漳河蜿蜒曲折、缠腰束带,水草丰美、稻谷飘香,峰回路转、漳河落涧;青塔湖群峰环绕,碧波荡漾,清静幽雅。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56%,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涉县空气质量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的胜地。

  涉县是一个记得住乡愁、充满着乡韵,民俗画景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赛戏、高抬、上刀山、女娲祭典等民俗文化,绚烂多彩,源远流长。石头古堡—大洼村,农业旱作梯田—王金庄,天下第一古槐—固新,山寨水乡-刘家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积淀了久远的乡情。近年来,涉县以"快进"促"慢游",以"畅行"促"畅游"为目标,在高山之巅、深谷之中、悬崖之上修建了1300多里的七彩千里乡村旅游通道,打造出了圣福天路揽众山、韩王天路挨着天、云中天路云中穿、王后天路踏山巅、盘龙天路冲霄汉五条太行天路奇观,建成了赤岸烽火、山水连泉、上温竹韵、寨上崖居、王堡水乡、东山揽胜、多彩庄上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构筑了一幅新的太行山水画卷。涉县还是美食的天堂,核桃、花椒、柿子被誉为"涉县三珍",冷水鱼、冰葡萄被人津津乐道,走进农家小院,品尝小米焖饭、菜锅小卷、干菜抿节、铁锅卤面、米面煎饼等农家饭,更是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涉县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美生态文旅休闲县"。

  河北省平乡县在现场进行了精彩推介;

  平乡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华北平原腹地,承东启西、贯南通北,面积406平方公里,辖两镇四乡一街道一个办事处,253个行政村,人口35万。北距北京380公里、雄安新区260公里,省会石家庄120公里,南距郑州30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6国道,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高铁及107国道各40公里,交通发达便捷。县内路网交织,交通便利,邢临高速公路和邢清、邢临两条省级公路横亘东西,定魏公路纵贯南北,邯黄铁路穿境而过。30分钟可达邯郸机场,90分钟可达石家庄、济南机场。北京机场、郑州机场、天津港、青岛港、黄骅港均在4小时交通圈内。2019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27.5%,增幅全市第二。

  平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纣王在这里建造了举世闻名的"沙丘宫",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和最早的皇家园林。秦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的钜鹿郡,郡治就在我县平乡镇,著名的钜鹿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还留有"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等成语典故。东汉末年,平乡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了黄巾起义。如今,发源于此的太平道乐已传承千年,被誉为世界道教音乐的"活化石"。2014年,首届"中国太平道学术研讨会"在我县召开,确立了平乡县"张角故里,道源圣地"的历史地位。同时,我县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的发源地,梅拳创始人邹宏义就是平乡人。2018年,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平乡梅花拳文化节,吸引来自国内外的4万余名梅拳弟子和爱好者,梅拳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

  平乡环境优良,产业兴旺。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确立了"五小五大"发展思路,优化环境,大力招商,转型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先后获得"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县""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河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特别是在县域产业发展上,我县已逐步形成自行车、童车玩具、机械制造、精印包装、塑料制品、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8家。其中,自行车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零配件及整车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产品涵盖自行车、童车、电动车童车、儿童玩具等,是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之一。目前拥有各类自行车、童车企业48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产自行车2500万辆,童车及玩具6000万辆,电动童车6000万辆。其中童车、电动童车、玩具共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国际市场的50%以上。平乡县先后被授予"中国自行车零配件及儿童自行车产业基地""中国童车产业生产基地""全国童车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中国童车产业培训中心""中国童车之都""中国民族产业智能电动玩具之都"等称号。机械制造业共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205家,能够生产汽车配件、高精密模具等各类产品,年产值达15亿元。我县丰维公司生产的电梯配件,已成为奥的斯等知名企业供货商,是上海汽车、江淮汽车重要部件模具制造商。欧耐公司生产的各种精密铸造模具、各类高精端多功能打气筒,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全县年产打气筒5000万支,占全国产量的50%。在新技术、新材料研发上,欧耐公司和丁文江院士合作的冷凝式散热器项目已正式投产,该技术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河北丰维公司合作与陈蕴博院士研发高铁耐磨材料,广泛应用于各大高科技领域。精印包装业年产精品印刷3亿件,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纸制品加工基地",衡水老白干高档包装、三峡工程所用的档案盒都出自平乡。现在,投资超亿元的久久档案、昌盛档案等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入驻节固纸制品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显现。塑料化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塑胶颗粒母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通用的APP塑料母料,就是平乡创造。特别是,积极推动的正固聚氨酯免充气轮胎项目,投产后,可年产聚氨酯免充气自行车轮胎1800万条,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年利润8200万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直接推动我县成为规模最大的聚氨酯免充气发泡轮胎生产基地。近几年来,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博览会,总交易额超过380亿元,形成了产业支撑展会,展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电子商务成绩显著,目前全县电商企业商户近万家,活跃店铺7000家左右,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中国淘宝镇"4个,全省最多;"中国淘宝村"21个,位列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第12名,被阿里巴巴集团列入全国电商脱贫调研基地,是河北省唯一的县。同时,还被商务部命名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商贸物流覆盖全国,2019年,拥有自行车物流园、南湘物流中心等年吞吐量10万吨以上的大型仓储企业34家,业务覆盖全国各大货运专线。30多家全国知名快递公司在平乡落户,建成了近400个快递收发、物流配送服务站点。

  在旅游产业发展上,我县着重打造以各乡村旅游点为节点的"一心两线、多点布局"的旅游空间布局。形成以梅花拳为核心,以童车特色产业、道源圣地——东岳天齐庙、古代教育文化——文庙为南线,以"先有兴固寺,后有北京城"的兴固寺、抗敌大将马仁兴、绿洲庄园等农业生态园为北线,两个旅游线路。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平乡县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城市、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农业农村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卢氏县代表现场进行推介;

  卢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县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2100多年县名未改,城址未移,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双千年古县"。卢氏是卢姓的发源地,也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卢氏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全省13个革命老苏区县之一,贺龙、徐海东等革命将领先后率领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此战斗过,现仍存红二十五军军部和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这里修改完善并唱响祖国大地。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

  卢氏县生态良好,山水秀丽,是大秦岭入豫第一站,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兼具北方的壮阔豪迈与南方的秀丽婉约;全县森林覆盖率超70%,平均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6000个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超过10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这里景色优美,康养怡人,境内自然景观众多,据实考察可分为8个主类、22个亚类、59个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39种,旅游资源单体410个,许多旅游资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精品,被誉为"河南后花园""中原绿宝石"。已建成豫西大峡谷、双龙湾、豫西百草园3个4A级景区。官道口镇新坪村山水隐庐·隐居乡宿等7处民宿已对外营业,另有汤河乡汤河村山水隐庐·沐心等3处民宿正在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卢氏县积极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将全县旅游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的原则,先后建成豫西百草园、汤河裸浴温泉度假区、范里碾子沟拓展基地、范里镇新庄村生态休闲园、淤泥河村桑蚕主题乐园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了冠云山、飞龙山等一批特色景区。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豫西大峡谷、豫西百草园、双龙湾3个国家4A级景区和汤河裸浴温泉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景区。建成 2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57个休闲农庄与园区,完成了10条旅游精品线路沿线民宿改造,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培育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特色生态示范镇,9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4个市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6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个市级休闲观光园区,3个市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个市级汽车后备箱工程示范单位。2016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华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名县"、"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县"、"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大中华区"十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华旅奖·2017全国最佳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具绿色宜居投资潜力城市"、"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百佳深呼吸小城十佳示范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河南省文化先进单位"、"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首届百佳"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老家河南优秀组织单位"、"老家河南视频优秀作品"等称号。随着卢氏旅游形象全面提升以及卢氏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卢氏旅游逐步走上快车道,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年接待游客由2016年63万人次突破到2019年的793万人次,年旅游业总收入由不足3亿元到27.76亿元。旅游扶贫带动效应也日趋明显,全县2677户9798名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实现增收脱贫。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支撑。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成立由组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旅游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研究部署和推进全县的旅游业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卢氏县加快酒店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卢氏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努力吸引各地客商来卢投资创业。在此基础上,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现有景区提质升级及新上项目冠云山景区、飞龙山旅游度假区、汤河村山水隐庐·沐心、五彩沙滩等建设步伐。同时,积极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全县19个乡镇均设置有文化服务中心,达标乡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9个,达标率100%。28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达标率100%。

  (二)创新带贫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一是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带动扶贫。积极引导支持景区发展,通过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如:豫西百草园景区,景区与周边村签订长期扶贫用工和土地流转合同,景区内外的2500亩中药花海,均由附近贫困户村民进行种植、维护,每年参与此项工作的村民超过120人。景区聘用村里年纪较大的贫困户为保洁员,负责园区内的日常保洁清理。村民既可以拿到土地流转金,又能在家门口务工挣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土地流转有"租金"、房屋入股有"股金"、参与劳动有"薪金"的"三金带贫模式"。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扶贫。通过打造美丽乡村,给当地带来人气、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扶贫。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了一批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主要乡村旅游公路沿线建设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一系列农旅结合、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自驾露营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吸引自驾游、探险游、背包族等新业态游客。如双龙湾镇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在双龙湾红色村落龙驹古寨马湾建设马湾网红度假村,预计总投资1.8亿。园区规划建设了普通酒店、复式网红酒店,浪漫餐点,马湾农家风味,禅心咖啡屋, 露天日光浴晒场,蝴蝶钓鱼塘,网红草坪婚礼,中式婚礼,浓缩马场,水上大型游乐设施等休闲娱乐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和园区绿化已全部完工,可接纳日客流量1500人次。二期工程以餐饮住宿为主,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32人住宿,200人就餐。四是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带动脱贫。建成文峪乡望家山、豫西百草园、范里镇新庄村生态休闲园等集休闲观光、科普科研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观光园、度假村,形成了春夏有花、夏秋有果的特色生态农业景观,群众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

  (三)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形象。积极举办、参加各类节庆、赛事活动,利用各类媒介大力宣传卢氏旅游,提升了卢氏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先后举办了老家河南•卢氏爆米花节、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卢氏分会场)暨2019中国•卢氏槐花节、卢氏越野精英挑战赛暨深呼吸小城迷你马拉松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有力的带动了餐饮、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激发了全民创建的动力。今年在下发了《卢氏县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二十条措施》后,县文广旅局适时组织举办了卢氏县第三届"最具卢氏特色"乡村美食大赛暨赏花季活动和卢氏·瓦窑沟首届杜鹃花节,极大地提高了全县人民复工复产积极性,促进了文化旅游业消费。二是邀请全国各地的文旅创作者达人深入我县部分景区,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并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推介,宣传展示卢氏全域旅游新形象。达人们及我县创作者发布的的作品,在今日头条已超过601.9万阅读量,在抖音已超过2.8亿播放量,新媒体的介入,极大提高了卢氏旅游的知名度。

  (四)注重融合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统筹做好文化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资源、项目、产品、活动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在文化+旅游"方面:保护和发掘了一批红色旅游资源,恢复和重建起一批旅游景点,卢氏县红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周边地区不断提升。"重走长征路"系列活动2019年参与人数已达到3万人次,我县基本形成"周周过红军,月月谈长征"的浓厚地红色文化旅游氛围,带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沿线村经济发展。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卢氏县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县、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县"其中;卢氏"百佳深呼吸小城"越野精英挑战赛暨迷你马拉松赛荣获"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节庆"。

  云南省双柏县代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双柏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的地理中心。全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辖5镇3乡,85个村(居)委会、1566个村民小组、2051个自然村。县内无一平方公里的平坝,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7%。全县总人口16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9%。双柏地处低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到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为楚雄州最低点),相对高差2390米。年平均降雨量927毫米,气温垂直分布十分显著,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的温差可达14.3℃,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相对湿度7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2000个左右,被誉为"天然大氧吧"。由于山高谷深,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明显,气候资源类型多样,呈现"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特点。双柏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61个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

  双柏被誉为滇中最后一片彝族文化净土,彝族虎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智慧、勤劳的彝族先民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被称为"查姆故地,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乡"。雄浑的哀牢大山,代代薪火相传的笙歌构成了双柏神奇壮阔的大美;村村笙歌,寨寨起舞,一年四季节日相连的独特民俗,使双柏这片笙歌动地的土地魅力无穷!"虎笙节""花鼓节""龙笙节""火把节""仙鹤节""七月十五节""岩神抢婚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异彩纷呈。彝族虎文化从这里走向世界,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叙事长诗《赛玻嫫》,彝剧"始祖"《阿左分家》,彝文医药书《齐苏书》灿若星辰,"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被称为彝族古傩仪的"珍存"和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双柏彝族虎文化节、中国哀牢鄂嘉中元节、虎笙节、花鼓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异彩纷呈。跨越发展文化支持双柏模式,让双柏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双柏素有"绿海明珠"的美誉,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绿色屏障,哀牢山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是最好的中国天然大氧吧。这里有全世界现今绿孔雀种群数量最集中、保护最完好的绿孔雀栖息地,是当之无愧的"绿孔雀之乡"。近年来,双柏县立足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好"生态和文化"两张牌,着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品牌。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全省先进平安县"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殊荣。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省级双拥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连续三年被考评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先进县"和"跨越发展先进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双柏彝族"老虎笙"先后获得国际国内多个奖项;老虎笙和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入选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跨越发展文化支持双柏的模式,让双柏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走进双柏,你可以尽情地"泡天然氧吧,吃生态食品,观林海风光,赏民族歌舞"。神奇的哀牢山水,天然的绿色氧吧,是山水之旅的人间仙境;古朴灵秘的彝家风情,"一节三笙"的虎笙神韵,是体验民族狂欢的理想乐园。投身到这秘境一般的山水之中,你可以饱览水天一色的查姆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可以领略清凉世界白竹万亩茶园的妙曼;可以探寻天外陨石、高山湿地的神秘;可以品尝森林蔬菜、个性药膳的美味,可以体验彝乡精品民宿、暖冬之旅的自驾游魅力。

  今天的双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以建设"山水园林、人文城市"为目标按照做精县城、做特小镇、做美乡村的目标思路,坚持以"七城同创"为总抓手,稳步推进6+2城市创建,一个青山碧水"养眼"、蓝天清风"养肺"、净水药膳"养胃"、诗意栖居"养心"的绿色生态"大花园"日益呈现。以做强做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与消费品制造业"四大重点产业为支撑,探索出"生态加产业""生态加扶贫""生态加旅游""生态加文化""生态加康养"的双柏绿色发展模式。"白竹山茶""妥甸酱油""邦三红糖""滇中黄牛""密架山猪""阳光玫瑰"等一批绿色有机拳头产品做大叫响。"白竹印象"绿茶被命名为云南十大历史名茶,"阳光玫瑰"葡萄上榜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当前,双柏县正在努力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区。致力于把"养生福地、生态双柏"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发展中的双柏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双柏县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美生态文旅休闲县、中国最具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城"其中;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荣获;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节庆奖。

  甘肃省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代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东临陕西略阳县,南接陕西宁强县,西临陇南市武都区,北隔西汉水同陇南市成县相望,康县自古以来就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全县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全县辖18镇3乡,350个行政村,总人口20.1万人。康县历史上秦时属白马氐族驻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边陲,始建武都郡,管辖康县,同年设平乐道(今康县平洛镇)。三国时分属秦州、梁州之武都郡,后随武都郡入仇池国,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公元480年)设置平洛县。唐时属陇右节度使武州覆津县(今武都区三河镇),明时属巩昌府阶州,清初属陕西右布政使司阶州,在白马关(今康县云台镇)设阶州直隶白马关州判,后设白马关分州。民国18年(1929年)1月正式建县,初为“永康县”,因与浙江永康县重名,后裁“永”字,保留其健康、康泰、康宁之含意,称之为康县。

  康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势西高东低,海拔760至2430米,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年降水量为13402毫米,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林草覆盖率高达70%以上,林木绿化率72%,有高等植物172科1400余种,林木真菌96种;野生药材576种;生存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600多种。阳坝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22000个以上,是甘肃省唯一一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生态旅游宝地,既有北国的浑厚,兼具南国的秀气,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甘肃的“万宝山”,是理想的自然生态家园和养生休闲之都。康县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黑木耳之乡”、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 “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康县南部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殊荣;2013年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称号;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试点县”;被甘肃省旅游局评为“甘肃十佳景区”;2018年康县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并进入全省县域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十强县名录。

  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遵循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按照“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党建为先”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康县”的总体思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生态体验型、古村修复型、产业观光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五种建设类型,对350个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到推进乡村振兴一步步循序推进,着力打造一个不要门票的康县全域旅游大景区,形成了“中心支撑、一线贯通、两翼引领、三带延伸、全域布点”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新格局。

  截至目前,康县已建成阳坝国家4A级景区、花桥国家4A级景区、王坝生态民俗国家4A级景区、岸门口古村康养国家4A级景区,大水沟、凤凰谷国家3A级景区和7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镇12村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通过打造三百里生态文化风情线和白云山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全县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的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格局已基本形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长坝镇花桥村、城关凤凰谷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康县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近年来,康县建设的300里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把全县200多处自然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和景区景点,342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通过创新“互联网+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中国北茶马古道、“女娶男嫁”奇异婚俗、梅园神舞、康南锣鼓草、康南毛山歌、棒棒鞭、康中唱书、土琵琶弹唱、手工造纸等独具特色的民俗和非遗文化,为乡村生态旅游注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魂,增添了乡村旅游时尚的魅力,勾画出了一副陇上世外桃源的田园美景,进一步扩大了康县生态文化旅游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贵州省安龙县代表现场进行了文旅资源推介;

  招堤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广东番禺人招国遴被委任为安笼镇游击(清朝从三品武职外官官衔)。到任之时,正值雨季,他亲眼目睹了陂塘水患,决心将其根治,造福于民,并自捐俸银2000两,亲率士兵、工匠开山伐石,挖土抬泥。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陂塘海子两岸狭窄处的金星山旁筑起一道长270米,高、宽约3米的石堤。堤的北端有一座半圆形,可供马车通行。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兴义府知府张将石堤加高5尺,并在路堤的东侧修建池塘,池内遍植荷花。春深夏初,垂柳夹岸,平波十里,一片澄碧,芰荷飘香,形成了"十里荷花"的动人景致。1987年,招堤风景区被列为首批省级十大魅力风景名胜区之一。

  半山亭 张之洞(1837年—1909年),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贵阳六洞桥,所以得名"之洞"。咸丰二年(1852年)顺天府解元,十八岁中举人,廿六岁中进士。同治二年(1863年)探花,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期转化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由他开始主导。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将军园 王宪章,原名王应贤,安龙普坪人。1911年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王宪章被推为武昌起义副总指挥,是武昌起义中唯一的少数民族。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并恢复帝制,王宪章激烈反对,弃职匿居上海,后参加"二次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苏江北讨袁总司令,率讨袁军进攻上海、南京。讨袁失败后,王宪章东渡日本,后秘密回到上海组织铁血团并任团长,继续进行反袁活动。袁世凯派刺客在上海诱捕安龙县城郊外为王宪章建纪念亭和赞功碑。亭为六角石亭,名为"豹皮亭",取名梁王彦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一语之意。这就是称之为"绿海子"的安龙人民的母亲湖,千百年来已成为安龙的第一象征。同时"绿海子"还是贵州省高原最大的天然岩溶湖。王宪章,将其秘密押至南京杀害。王宪章英勇就义,年仅26岁,时人称"黄兴第二"。

  皇宫 安龙博物馆位于安龙县新安镇大同路,为中国传统式宫殿建筑,它是根据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入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因此当地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皇宫","永历行宫"。

  安龙历史博物馆于2003年7月开始建设,2006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官舍占地面积约5600㎡,展览面积2300㎡,它具备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进入门楼,在门楼两边建的是角楼,正对面的是南明历史博物馆,以前叫文华殿,是皇帝上朝听政,接受朝贺,举行大典的场所。里面讲述的是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随后清朝入主中原,明朝宗室藩王在南方先后建立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邵武政权及永历政权来反对清朝的统治,直到康熙年间这些政权才被消灭掉,(前后共历18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就被称为南明历史时期。所以,在这里面,我们主要展示了永历政权等五个南明政权逐步被清朝消灭的军事线路图,体现南明的兴衰史。东西两侧均衡建有配殿。左侧殿内是一些布依族、苗族的服饰、制作香、擀香技术和礼器。右侧殿内是贵州龙化石和鱼化石、旧石器及战国时期的兵器、礼器。

  明十八先生墓 坐落在安龙古城的天榜山下,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一处南明历史文化遗址。整座遗址,由进门石牌坊、十八先生墓、碑林、十八先生墓祠、忠泉、虚舟、名人摩崖石刻、多节亭等组成。

  1654年4月8日,拥戴永历皇帝、力主抗清复明的吴贞毓等十八位朝廷重臣,因不满大西军首领孙可望派人处死。临刑前,个个面不改色,从容赋诗,以表心迹—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十八先生之狱"。

  十八先生的铮铮铁骨,高风亮节,为后人所仰慕。死后不久,人们便为他们修墓建祠。如今,不少游人也来此回望大明王朝的背影,以及十八先生那出以身殉国的历史壮剧。

  笃山攀岩公园 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龙县笃山镇海尾村,距离安龙县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程建设主体包括自然岩壁攀岩区、人工岩壁体验区、露营及烧烤区,青少年户外活动体验区、成人拓展训练区、大型接待服务中心等功能区域。根据项目特色及其分布格局,工程可形成"一园、两片、四区"的空间布局。"一园"是指整体的笃山攀岩公园,"两片"是指东、西空地项目建设用地,"四区"是指攀岩运动、露营烧烤、青少年户外活动体验与成人拓展训练等四个运动功能区。

  打凼 打凼民族村是没有门票的,因全村人口246户101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8.5%。进入打凼村,沿着河边小道进入,你会发现"打凼山寨傍山林,万年化石垒成墙。千年古树景色秀,清澈河水绕寨行。打凼村生态良好,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郁郁葱葱,是一个高质量的天然氧吧。水源丰富,主要源于钱相母亲河——湾湾河,水流清澈见底,流经村寨家家户户,十亩见方的水潭,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水墨山水画。

  坝盘布依苗寨 位于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下游南盘江峡谷北岸,是安龙县万峰湖镇一个古老的布依族村寨。整个村寨依山傍水,林木葱茏,一栋栋布依族吊脚楼,高低错落地分布于绿树丛中,顺应山势,布局合理,体现了布依族"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理念。高大如伞的古老榕树、工艺原始的古法造纸,源自古代的土法织布、传承久远的古乐八音,被称"坝盘四古",与南盘江边的山光水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情画。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安龙县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

  内蒙古准格尔旗文化和旅游局代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与呼市、山西、陕西隔河相望,号称"鸡鸣三省"之地。"准格尔"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左翼、东方"。全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准格尔旗是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全国文化先进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黄河流经准格尔197公里,造就了准格尔大地上较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人文历史非常悠久,这里的文化积淀特别深厚。历史文化、漫瀚文化、宗教祭祀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此汇聚,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此交融,草原与长城在此相依,黄河与长城在此握手。这里有"天然太极湾,自然水墨画"之称、列"中国十大峡谷"之一的黄河大峡谷,美誉为"黄河三峡";有集现代农牧业产业观光、采摘、商务会议接待及现代化温泉疗养为一体的高品质休闲旅游度假区水镜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这里有"大兴安岭群林无首,油松王一树称王"的油松王;这里有内蒙古西部地区现存最大的召庙建筑群,研究藏传佛教文化活化石的准格尔召;有号称鄂尔多斯植物博物馆的阿贵庙原始次生林;有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黑岱沟露天矿。这里还有沙漠与湿地、砒砂岩地貌、王爷府、十二连城遗址、三个朝代的古长城等厚重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日益成熟。准格尔旗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漫瀚风情、黄河风光、沙漠运动、民俗生态"等旅游产品,倾力打造以黄河大峡谷为核心的黄河风情旅游度假带,以准格尔召、油松王为主的民俗祭祀游,以库布齐沙漠汽车赛事为首的沙漠汽车运动游,以黑岱沟露天煤矿、大路煤化工基地为主的现代工业体验游,以百里长川、龙口为主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游,构建起了"一带四游"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全旗有黄河大峡谷、油松王、水镜湖、准格尔召、库布齐沙漠神泉5个国家4A级景区,国家矿山公园1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4个,自治区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个,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中国传统古村落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旗级美丽乡村20个,发展农牧家乐100多户。依托独具特色资源,打造高原杏仁露、巨合滩鱼、树农西瓜、农乡丰、石碾石磨小杂粮、食用菌、"六六八八"农家宴等品牌和准格尔山羯羊肉等地标产品,研发"漫瀚娃娃"、"溜圆白骏"系列产品,丰富旅游商品体系,扩大旅游商品有效供给。

  节庆活动异彩纷呈。准格尔旗深入挖掘丰富的旅游要素,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排演《海红酸海红甜》《牵魂线》《蒙汉情》等漫瀚调音乐剧,推动漫瀚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旅游市场、走向游客。积极培育乡村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漫瀚调艺术节、杏花节、油菜花节、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将"旅游+"发展理念贯穿文化旅游节始终,围绕"论、吃、行、游、展、演、赛",用形式多样、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全面展示了准格尔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文化气质,有力提升了准格尔文化旅游品位。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准格尔旗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中国最美黄河峡谷风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

  重庆市武隆区大会现场进行文旅资源精彩推介

  武隆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于2016年12月撤县设区。全区有汉、苗、土家、仡佬等13个民族,幅员面积288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2个乡镇、185个行政村、30个社区,总人口41万。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境内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便捷,仙女山机场将于2021年实现通航。渝湘高铁正式开建,待渝湘高铁建成后,重庆主城至武隆仅需半小时行程。

  武隆生态十分优良,旅游资源非常富集,全区现存旅游资源单体700余处,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区",更是全国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块金字招牌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开发的主要景区有11个: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芙蓉洞、芙蓉江、白马山天尺情缘、天坑寨子、懒坝国际艺术度假区、归原小镇、羊角古镇、后坪天池苗寨等。武隆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誉为"绿色崛起"的典型地区,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等多项荣誉。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武隆区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荣获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代表现场进行精彩推介;

  平潭又称"海坛",简称"岚",地处台湾海峡中北部,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是福建第一、全国第五大岛,拥有岛屿126个、岩礁702个,素有"千礁百屿"之称。平潭旅游资源丰富,禀赋良好,拥有独特的滨海雅丹地貌和"风棱石"地貌资源,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优质沙滩长达70公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海洋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资源,素有"海滨沙滩甲天下,海蚀地貌冠全球""东方夏威夷"之美誉,获评中国最美生态名区、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等一系列荣誉。

  国家高度重视平潭的开放开发,先后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和国际旅游岛三大战略任务。等领导多次上岛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14年11月1日,在岛上考察时强调:"平潭面临的机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为平潭擘画了"一岛两窗三区"的发展蓝图,平潭的发展路径,由此而更加明晰。2018年人民日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这样评论:"小岗破冰,深圳试水,浦东闯关,平潭浪涌,前海开发,雄安启航……"。

  政策投放的力度,驱动着平潭崛起的速度。平潭享有国家赋予的最优最特殊的政策体系。国家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赋予平潭在通关、税收、财政、投资、金融和两岸往来、台胞就业生活等7个方面28条优惠政策;《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给予平潭财税、投融资、开放、金融、土地海域等五个方面政策支持;自贸试验区则赋予平潭一揽子开放性、创新性政策。

  大道行思,筑梦千秋。福建省举全省之力,引领着平潭的一路探索与实践。平潭坚持基础起步,筑巢引凤。先后完成了水、电、路、桥、港和市政、绿化、功能园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现已基本具备了新兴城市开放开发的基础条件,实现了《总规》赋予的第一阶段任务。目前,平潭已进入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双向并进、优化提升的新阶段,全区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创业热潮。

  秉持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平潭旅游一路举牌高打,强基础、补短板、育产业、促品牌,全力构建"一廊两环五区"的国际旅游岛新格局。海滨、沙滩、石厝、风韵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华侨城欢乐南岛、世贸海峡恋岛、佳源南寨山等大型文旅综合项目,海洋游、文体游、购物游、乡村游、医养游五大旅游产品体系,现代化+原生态的旅游内涵特质,推进着平潭行走在越变越美好的国际旅游岛追赶"旅途"中。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重在方寸。平潭,以自贸试验为引领,创建了最为精简的行政管理体制,创立了全国领先的投资审批机制,创设了对标国际的商事登记模式,创新了最为便利的贸易通关平台。自贸区深改的路上,彰显着平潭创新活力。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平潭以"青年一代、基层一线"为着眼点,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海上直航快通道、台车入闽一体化通关、跨境双向海空联运、卡式台胞证即时即办、50多个行业领域对台开放、台湾从业资质资格采认、台湾专才招聘、台湾村里长引聘以及丰富多样的两岸人文交流,不断提升了台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开放与包容,创新与服务,催生了平潭一批新平台、新业态。台湾创业园、澳前台湾小镇、海坛古镇、商务营运中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平台日趋成熟;跨境电商、海运快件、智慧智能、"互联网+""旅游+"等业态蓬勃发展;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三大特色产业加快成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今的平潭,时刻铭记着国家的重托,大踏步地沿着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大战略"的路标,鼓翅而飞,一路向前…… 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美海岛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姚集镇

  姚集镇地处睢宁县西北部,两县一区要冲,黄河故道两侧,下辖36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73.3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姚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日益集聚。东与苏北最大的人工湖——庆安湖隔路相望,西连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北靠蜿蜒曲折的古黄河,南近宽阔便捷的徐淮高速;324省道贯穿东西,251省道横亘南北,水陆空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黄金十字带,为姚集镇铺就了一条通江达海,兼抵天下的区位腾飞之路。作为苏北广袤大地上的一颗冉冉新星。姚集,正以她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蓬勃向上的发展气势,挥毫泼墨,绘制着独属自己的崭新画卷。

  "水如碧玉山如黛,浓似春云淡如烟"。 沿古黄河324省道,贯穿姚集东西,将壮丽的西北群山、丰硕的万亩果园、秀美的房湾湿地和特色的示范小区串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勾勒成一幅水墨丹青,跃然成一条景色宜人的观光大道和潜力无限的经济血脉,提升了姚集形象,激发了姚集活力,加速推动着姚集区位突破和整体发展。

  近年来,姚集积极抢抓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战略机遇,充分依托自身"山、水、果、河"四大资源,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优质果示范区、房湾湿地开发、城乡提升"五大工程建设。为姚集区位突破、产业升级、经济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

  苏北最大的食用菌厂——江苏鸿升食用菌厂投产达效,投资3亿元的海润光伏发电站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国华低风速发电场实现并网发电。姚集镇万亩优质果示范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分布于古黄河两侧,是一个集销售、采摘、观光、旅游、科研、示范为一体的百果观光园。核心区规划面积达12000亩,重点发展砂梨、苹果、冬桃、油桃、猕猴桃等鲜果,基地内生产设施、市场交易、储存加工等基础设施配套日趋齐全,"百里黄河百里果,一村一品一串园"的主体形象正孕育而出。

  房湾湿地,是黄河故道睢宁段最秀美旖旎的一处天然生态河流湿地,在维持其原有自然风貌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保护性开发和生态修复。湿地占地550公顷,度假区规划"一心一带五区","一心"即房湾湿地景观核心,"一带"即古黄河湿地风光带,"五区"分别为黄河古镇区、万亩百香果园区、梦幻童话村、智慧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区。2018年,房湾湿地被授予"省水利风景区"荣誉称号。

  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姚集本着前瞻性规划、高规格设计、全方位配套、规范化管理的建设要求,积极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家园。近年来,重点推进了高党、杜湖、郭卢、八一、房湾等集中居住区建设。其中高党集中居住区作为全县第一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试点,高标准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监控中心、标准厂房、幼儿园、水韵公园、文化大礼堂、老年服务中心等;小区采用沼气统一供气,统一管线入地、雨污分流、安置平铺式太阳能,种植乡土树种和果树,美化环境同时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市场化转租利用节约的土地等资源,增加村集体年收入60万元以上。高党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国家旅游》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中国"淘宝村"、省水美乡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成为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动乡村振兴的样板。随着一个个示范小区的建设,城乡统筹、和谐共进的繁荣景象正逐步显现。

  姚集镇始终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提升幸福指数作为民生工作的硬指标,持续实施民生工程,释放惠民红利。镇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成日出200吨的垃圾中转站一座,镇村垃圾收运率100%,日处理500吨的镇区污水管网已投产运行,污水收集率达90%,主次干道硬化率100%,镇区绿化率达45%,亮灯率100%,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网络用户达到80%;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幼儿园扩建扩招,实施"特色教学";省示范中学因材施教,营造"人和校美"的育人氛围;中心医院积极拓建,打造糖尿病特色医疗示范点。全镇医保农保参保率100%,社会就业率98%。姚集镇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旅游镇"、"中国生态魅力镇"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市乃至苏北乡村振兴的样板。姚集人民正在幸福安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踏梦之路,永不止步。今日的姚集,是一座古韵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的时尚之镇,是一座生态宜居、幸福美丽的旅游之城;明日的姚集,将会在"科学、依法、规范、公正、创新"施政导向指引下,昂首阔步,砥砺拼搏,怀揣梦想,不断攀登,用饱满的干劲与满腔的热血,再铸辉煌,续谱华章!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姚集镇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美丽乡村最具发展潜力镇"

  冢头镇

  冢头镇位于郏县东北部13公里处,总人口5.9万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全镇辖35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是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省域体系规划明确的中心镇。是倡导的"万里茶道"上地域文化独特的商贸古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2018年被平顶山市确定为特色小镇。

  冢头镇交通便利。她北临禹州市,东接襄城县,郑尧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全镇,郑南西线公路、前石路和柏堂路穿越镇区。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省级道路、县级道路相连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格外明显。

  冢头镇历史悠久。早3000多年前都有人类居住,在汉朝时逐渐形成集镇,是郏县"三大古镇"之一。有"日进斗金"之说,也曾被称为"小上海"。据《郏县志》记载:汉薄后,郏人。薄姬是秦朝末年,魏国的一个贵族(后趁乱自立为魏王)魏豹的家眷,公元前204年,纪信生擒魏豹后,薄姬入宫成为一名织女、后又擢升为宫娥,进而得到刘邦的宠爱,并生下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刘恒被扶为皇帝,薄姬就成了皇太后。薄姬去世,汉文帝刘恒遵照薄姬意愿,将其灵柩埋葬于兰河边。之后,朝中皇亲显贵每年都来拜谒,处于供养需要,就在墓院南起了集市,后居民增多,冢头因此得名。在楚汉之战中,纪信为了掩护刘邦荥阳脱线,假扮刘邦,被项羽烧死。大将纪信葬在;蓝河之滨。被刘邦追谥为"忠右"(后世人称忠烈侯)。

  冢头镇文化深厚。苏轼当年是走过许洛古道的,他在蓝河岸边的石佛寺写下了"郏邑冢头蓝溪东,石佛古寺享盛名……"的诗句。乾隆年间的中州名流、郏县才子仝轨河南科考第一名(乡试解元),为中州学术领袖,诗坛巨擘,有《真知堂诗集》、《真知堂文集》传世。写下了称赞冢头的诗句"唯有健儿偏气象,呼卢处处酒家楼"。原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纪谦先生主编的《中原民俗》一书中称冢头的茶馆是"中原茶文化的活化石"。金朝时期望臣夹谷清臣(女真人)世系祖的墓地位于冢头镇区西北1公里。夹谷清臣女,于金明昌元年(公元1189年)为大金国章宗帝册封为昭仪。金末元初,为避战祸,夹谷氏均改为仝姓,以求保护本部族自身的安全。是全国仝氏的宗亲。

  冢头镇建筑恢宏。冢头镇至今保留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包括秦都司宅邸、解学士故宅、高运章宅、崔家祠堂等。其中,解学士故宅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学士解保祥的官宅。秦都司故宅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清康熙武生随征都司秦可都的府宅。建筑多为砖木小青瓦房,属于典型的明清时期四合院建筑,所有的建筑沿中轴线对称而建。整个建筑群结构严谨,气势恢宏。传统建筑群有方形、圆形、古钱币形石窗,有透雕镂花木门窗。木雕包括飞禽走兽、人物画鸟等,表现在门、窗、沿、檩等,无处不在,往往多种工艺并用,工艺细腻,精湛华贵。

  冢头镇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孕育出许多名人志士。汉高祖刘邦的重要大将纪信、汉文帝之母薄姬、清朝诗人仝轨、近代抗日名将牛子龙等。境内有纪信冢、薄姬冢、兰和七孔石桥、解学士故宅、柿园古战场等名胜古迹。

  冢头镇的饮食小吃历来享有盛誉。饸饹面、羊肉烩馍、羊肉糊汤面是饮食三绝。其中郏县的地方名吃——饸饹面起源于冢头镇。由明末义军李自成在冢头镇的一场战争而起,史称柿园大战。

  冢头镇和谐宜居。冢头镇悠久的历史悠久,地域位置独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典型的中原乡村居住环境。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路网合理。

  冢头镇产业鲜明。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以绿色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观光的发展主题。采取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点相辅相成,建设和谐宜居,富有传统文化特色,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小镇。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建设万里茶道产品集散地。把冢头建设成为中原"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文化繁荣、群众生活殷实"的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生态古镇、商道新镇。

  冢头镇科学谋划。以"三村三地一街一带一温泉"打造全域旅游。"三村"即以李渡口为中心的中原书画文化村,以陈寨为中心的德孝村,以前王庄、花园为中心的生态宜居、颐养休闲村;"三地"即以陈寨为中心的德孝文化基地,以柏坟周、李梓楼为中心的中药材产学研及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以国家传统村落李渡口村为中心点,打造中原书画文化创作、交易集散地;"一街"即镇区美食一条街;"一带"即沿乡道李大线两侧打造十里长廊、万亩花海特色景观带;"一温泉"即小李庄生态温泉。

  冢头镇点面结合。以国家传统村落李渡口村为起点,示范引领全镇。李渡口村位于郏县冢头镇西北部,距镇区5公里,人口1365人。2014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被河南省命名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深入挖掘李渡口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资源,把资源变资产,以文化为引领打造古建暨李渡口文化游;由书画名人为带动把李渡口打造成中原文艺部落,发展成为中原书画创作和交易集散地。打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特色饮食与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商业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孝文化是冢头镇传承至今的七重文化瑰宝。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名镇资源,按照"特色经济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商业贸易重镇"发展定位,以"游古镇、赏蓝河、看新村、品美食"为发展思路,壮大特色文化旅游。把冢头镇打造成河南省独具特色的小镇,发展成为平顶山新的对外名片,为全市增光添彩。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冢头镇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镇

  、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镇、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名镇"河南省郏县冢头镇文化艺术节荣获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

  安丰镇

  安丰镇地处江苏省兴化市的东北部,素有"泰州之门户、兴化之要冲"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镇"、"中国河蟹之乡"、"国家级生态镇"、"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小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泰州市级小城市"和"兴化城市副中心"。全镇镇域面积2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5万亩,总人口12.7万人,下辖1个城镇办事处、5个社区居委会、42个行政村,现有242个党组织、5979名党员。

  安丰是中国河蟹之乡、泰州市农业强镇。河蟹产业是安丰农业的主导产业,安丰河蟹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河沟人工粗放粗养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河蟹养殖、饲料加工、渔需产品、螃蟹销售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为打造安丰蟹文化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河蟹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全镇现有提水养殖面积13.76万亩(全镇耕地面积16.05万亩),全镇12.7万人口中从事河蟹养殖的占70%。带动和辐射周边盱眙、金湖、建湖、阜宁、高邮、江都等20多个乡镇及县市800多万亩。目前,安丰依托河蟹养殖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河蟹养殖的足迹不仅走出了兴化,还走进了山东、湖北、安徽等省份,安丰河蟹养殖从一个养大蟹的时代走向大养蟹的时代。

  二是河蟹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安丰河蟹产业形成了从蟹苗培育、供应、养殖生产到河蟹捕捞、加工、销售,到养殖机械、饲料生产、养殖配套用品专营、社会化技术服务等一整套专业体系,呈现出规范化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目前,安丰从事河蟹种苗、饲料、鱼蟹药、包装箱、网袋、制冰、深加工等产品销售的劳动力达到30000多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河蟹产业共同体。

  三是河蟹品牌效应越做越响。随着河蟹规模的壮大和产业链条的扩张,安丰河蟹品牌涌现出一批如泓膏、菊香、金香来等著名企业。在2009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生态河蟹文化节和第二届中国名蟹评比大赛中,"泓膏"牌大闸蟹荣膺"中国十大名蟹"之首,"金香来"大闸蟹荣获"中国名蟹金奖",安丰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安丰河蟹产业成了闻名天下的产业和品牌。

  按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总体要求,安丰着力在改善环境、完善功能、集聚效应、繁荣经济、打造特色、提升品位上下功夫,全力建立起以河蟹产业为主导的"小而美、特而强、聚而合"的蟹文化特色小镇。

  一是深入谋划、精心设计。按照"高起点、准定位、领未来、成精品"的工作要求和"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多功能叠加"的建设目标,安丰积极借智借力,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蟹文化特色小镇进行高起点、高水准的规划编制和审图设计。蟹文化特色小镇规划核心区1平方公里,规划选址在我镇海沟河南侧、S229公路以西,北邻S29高速公路出口,在规划中的安丰站(城际铁路、长途车站、公交车站)附近,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加快养殖体验区、娱乐休闲区、渔需物资区、美食餐饮区、综合购物区、人文风情区"六区"的规划建设,并做好游线设计、设施配套、景点串联、节会推介、智慧旅游等工作,努力把蟹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成创新创业新空间、产城融合新平台、产业集聚新载体、人文风情新亮点、旅游休闲新去处。

  二是重抓项目、加速建设。重点实施好"四个一工程":即打造一条滨河休闲娱乐风光带。借助安丰现有的水资源优势,推进海沟河、塘港河、盐靖河主要河道两侧的古观音阁、安仁湖森林公园、安仁八景、巡检司衙门、袁氏宗祠、旌表节石碑坊、县旧址、后方医院、老字号药店等景观建设,成网成环构建"水、路、庙、碑、亭、台、桥、林"的空间特色,打造集休闲、娱乐、景观、防洪于一体的"滨河景观走廊";打造一个现代化螃蟹养殖基地。建设3万亩的现代化螃蟹养殖基地,将养蟹的过程,从育籽、选苗、种草、投食、调水到取蟹、打称、扎蟹等一系列过程展示出来,并设置游客亲身体验区,同时考虑到时节性,通过制作、播放声光动漫、纪录片,展示河蟹成长整个过程;打造一条河蟹美食街区。围绕泓膏公司总部、国蟹市场,建设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购物、特产为一体的综合街区,开发以螃蟹为主食材的蟹食品,并对河蟹进行深加工,除了传统的"醉蟹"、"蟹膏"、"蟹油"、"香辣蟹"以外,还将推出以河蟹为主的大健康养身等文化产业大餐;打造一个渔需物资集散中心。建成渔需物资、农副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形成以安丰国蟹市场为龙头的特色市场集群。同时,加快建设涵盖电商平台运营、代理运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营销广告、渠道推广、专业咨询、仓储物流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河蟹电子商务产业园。

  三是健全机制、扎实推进。为加快推进蟹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成立了安丰蟹文化特色小镇领导小组,镇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规划设计、项目招商、工程建设、环境整治和宣传推介五个办公室,形成市镇联动、全面推动的工作合力。同时,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即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和工作推进会,交流亮点特色、协调困难问题;建立信息通报机制,按季度对蟹文化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通报,动态跟踪项目进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小镇培育创建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确保培育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奋力开创安丰蟹文化特色小镇新局面。

  最后,热忱的欢迎大家到安丰来做客,我们一定会让追求雅致的看看蟹、让追求快乐的品品蟹、让追求成功的发蟹财!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会上被定位"中国全民养蟹第一镇"

  寺万村地处安丰镇镇区南郊,位于229省道两侧,由龙万、新万、任庄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人口1725人,耕地面积2764亩,其中堤水养殖面积2150亩。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兴化市"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泰州市绿化先进村"和"兴化市先进党组织"等称号。

  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是各层各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针对这个问题,寺万村做到从三方面入手,着力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道路。

  一是坚持在田园上"绘图",着力编制有乡韵的规划。近年来,在安丰镇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产业支撑、注重传承创新,将邀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寺万村2020年-2030年总体规划》,确定"水润古村、蟹香寺万"的发展定位,规划将全村划分为旅游服务区、老村体验区、河蟹养殖区、新村生活区四个功能区域。

  二是坚持在土地上"绣花",着力发展有特色的景点。以创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为抓手,加快红枫公园、河蟹博物馆、老物件博物馆等景点建设。特别是针对河蟹的季节性,通过制作、播放声光动漫、纪录片,展示河蟹成长整个过程,并精心设计"看一场怀旧电影、听一个古老故事、吃一桌农家菜肴、带一份河蟹产品"特色旅游项目。

  三是坚持在民生上"添彩",着力打造有质感的生活。该村始终把群众赞不赞成作为力量源泉、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即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率先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高起点、准定位、领未来、成精品"的工作要求和"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多功能叠加"的建设目标,提炼乡村落建筑元素,统建自建相结合,打造"白墙黛瓦、飞檐套窗、红门庭院、绿篙花香"特色建筑风貌。努力将生态优势、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建设形成以盐宁公路河蟹养殖产业带、悠享乡村生活区、河蟹养殖精品区"一带两区"的空间布局。老庄基用地66000平方米(折合99亩),有149户。新规划区29313平方米(折合44亩)安置231户,其中老人40户。节约用地55亩,增加了住户82户,并提高了居住质量。

  寺万村将借助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紧紧围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工作主线,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因地制宜、创塑特色,努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寿万村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村"

  黄楼镇

  一、黄楼镇概述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新蔡县黄楼镇位于新蔡县西部,距离县城25公里,辖11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人口5.68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2.1万人,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在全县排名第1位。近年全镇GDP、财政收入、人均收入都位居全县20个乡镇第一(四个街道办事处除外)。

  (二)获得的荣誉称号

  全国重点镇、中国生态魅力镇、2019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典范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科普示范乡镇、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小城市试点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省级土地整治项目重点镇、新蔡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乡镇等。

  (三)区位优势

  黄楼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驻新公路(国道G328)穿境而过,大广高速、新阳高速在境内交叉,形成黄金十字架,镇所在地东距大广高速出口5公里,西距新阳高速出口15公里。

  (四)基础设施建设

  黄楼镇目前有自来水厂3处,污水处理厂2处,标准化垃圾中转站1处。投资3000万元的天然气工程已经投入使用。投资6000万元,占地120亩的综合贸易市场已投入使用。

  (五)项目建设

  近年来,黄楼镇依托新蔡县第二工业园区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新蔡瑞亚牧业有限公司(花花牛乳业)、润南漆业、盛喆建材、景盛木业、莹坤薯业、旭日芳华饮品等工业项目,以及裕丰建材、广安集团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了新社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种植加工项目。

  这些企业的相继建成投产,将探索出一条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形态的黄楼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黄楼镇建设工作情况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黄楼镇特色产业主要有: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薯业种植与深加工、生态农业培育、旅游开发等。

  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奶业二十强,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蔡瑞亚牧业有限公司黄楼牧场是其在新蔡投资建设的高端奶源基地之一,该牧场占地960余亩,总投资5亿元,设计存栏纯种荷斯坦奶牛5000头,2017年5月建成投产。同时花花牛集团还在新蔡县关津乡投资5亿元建设了新蔡瑞亚牧业第二牧场,已投入使用;规划在新蔡县产业集聚区投资8亿元建设乳制品加工基地,目前已完成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该企业通过金融扶贫平台,带动贫困户4000户,按照分红模式,每年户均收益3000元。吸纳贫困群众103人进厂就业,每年增加群众收入3万元。该企业通过与当地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每年收购全株青贮玉米1.5万多亩,收购农作物秸秆4万多吨,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既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又解决了贫困家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

  新社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黄楼镇鲁庄村委大黄庄南侧,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500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带动300余名群众到基地种植中药材、除草、收割等,平均每人年增收6000元;帮扶带动163户贫困户通过入股的形式,与合作社签订五年合同,2017年已领取分红2000元,以后群众每年从合作社领取分红1000元。该合作社已建设一条烘干生产线;一个300吨冷库;3700平方米厂房;一个晾晒场4000平方米。加工厂全部建成后能够增加产值提高劳动就业率,可增加带动贫困户99户,增加就业300人。

  石家湖吉祥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种植荷兰豆300余亩,每亩收入8千余元,合作社收入200多万元;去年秋季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荷兰豆400余亩,今年春天获得了丰收。

  薯业种植与深加工。莹坤薯业有限公司位于黄楼镇鲁庄境内,是绿色、环保,能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红薯的种植、加工、保鲜、繁育为产业链,总投资2000万元。2014年,被河南省授予农业产业化省龙头企业。

  旅游开发。随着经济提升、可持续生态农业项目发展、景区建设发展的进程,旅游业的发展必不可少,不但展现黄楼镇优良的产业系统、优美的怡人风景、优秀的产品产出,同时,带动交流与传播,增加互动与促进,实现同步发展好势头。

  (二)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1、镇域风貌

  黄楼镇地处淮北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使河流常年有水,可泛舟、可垂钓;植被资源丰富,有古树新芽、有草地林木。

  小清河、洪河、戚桥港三条河流流经黄楼镇镇域,11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自然风光优美宜人,村镇环境和谐优雅。

  中药材种植基地、石家湖风景区、铁佛寺、生态水果观光园区等景色优美,各具特色,彰显黄楼镇的风貌与内涵,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镇区环境

  黄楼新农村社区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社区,积极邀请河南中建设计院设计人员到选址地点进行实地勘测设计,并组织城建、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专家对社区总体规划进行评定审议。社区占地315亩,建设新型住宅768套。社区内修建道路12.5公里,铺设供排水管网21公里,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安装太阳能路灯78盏, 社区建设有幼儿园、文化广场、卫生室、污水处理厂、综合服务中心、超市等,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在硬件上,店铺门前全部铺设彩色方砖,安装护栏4000米;在洁净上,在集镇安置垃圾箱150个,购买垃圾清运车3台,洒水车1台,垃圾清扫车1台,委托光大公司对街道进行清扫,垃圾日产日清,集镇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在绿化上,完成了门店前植树绿化建设,建设小游园;在亮化上,安装路灯122盏,完成街道夜间亮化工程,形成贯穿街中心2公里的亮化带;在美化上,在新装护栏两侧安装永久性创卫宣传栏、宣传横幅、永久性标语。同时,联合工商、派出所出动人员集中拆除集镇私搭乱建障碍物,引导流动摊贩到集贸市场经营,清理乱贴、乱画、乱设广告,使其更加有序。

  四美乡村

  黄楼镇是2019年驻马店市"四美乡村"整乡推进镇,全镇10个行政村是"四美乡村"是示范村,1个行政村王港村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村。出资100余万元委托郑州盛世丽景设计公司对集镇和11个行政村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集镇内道路全部铺上柏油,下水道进行了清淤。王港村委中刘庄、杨庄,老培寨村委南张庄,石湖村委贾庄建成了"四美乡村"示范点。同时,建成了镇标和王港、老培寨、秦桥、石湖村标。

  (三)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1、文化传承

  古往今来,历经岁月,如今的黄楼镇是历史沉淀的结晶。位于新蔡县黄楼镇老培寨的铁佛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历史悠久。建成于宋朝太祖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占地十余亩,有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后楼(藏经楼)、东西廊房、火王爷庙、碑楼等建筑。铁佛寺将是黄楼镇乃至新蔡县的一个重要景点,黄楼镇非常重视铁佛寺的重建工作,于2015年6月在铁佛寺原址上进行了重建。

  在黄楼镇境内的一棵古槐树,历经80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着这个社会的伟大变迁。古槐树树高9.75米,树围2.66米,根围3.05米,胸径0.85米。树体现在形成中空,可容纳两个人在里面对弈下棋,关于古槐树的传说比比皆是,更蕴藏着百姓的寄托和期许。新蔡县林业局人员实地对这棵古槐树进行考证,并挂牌保护。

  2、文化传播

  除了对历史遗存的保护,黄楼镇非常注重村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建立精神文明实践站,各村委建立文化书屋,配备有各类书籍、报刊杂志、电脑、投影仪等。黄楼镇精神文明实践站位有办公室、棋牌室、器材室、影音室、阅览室,方便人民群众休闲娱乐。

  (四)洁净的农村人居环境

  我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组织实施好农村卫生治脏治乱、生态环境治污等工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一是清垃圾。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保洁员和农户对全镇11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的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二是清坑塘。组织各村保洁员,打捞船只,出动挖掘机对全镇所有沟港河渠,坑塘的垃圾、淤泥该打捞的打捞,该清淤泥的淤泥;三是清理废弃物。我镇利用本地泥瓦匠将土地复耕拆迁无处堆放的残砖旧瓦,进行废弃物利用,因地制宜的帮各家各户,砌成花墙,建成了菜园和小游园,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废弃物找到了出路。四是改不良生活习惯。为了提升群众的生活品位,改变生活陋习。我镇印制了"黄楼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宣传明白纸1.5万份,采取发放和张贴的形式,在全镇进行宣传,使每个村民都成为人居环境的执行者、维护者、管理者,自觉形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同时出动宣传车400多次,从思想上根除人们的不良习惯。五是强化户厕改造。通过调查摸底汇总,2019年全镇需要改造户厕1895户,目前已建成1144户。针对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成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分工,设立办公室。督导指导人员每天实时对全镇的户厕改造工作督导,现场把控,确保质量、推进建设进度。六是"五美庭院"建设。我镇要求各村委动员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整理庭院和门口卫生,建设美丽家园。每个村委都按照"五美庭院"标准,开展了五美庭院和美好心灵评选表彰活动,每个村委评选出了30户"五美庭院"示范户。经过近一年的网络投票黄楼镇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美丽乡村最具发展潜力镇"。

  蓝村街道

  蓝村街道地处即墨区西部,与城阳、胶州交界,南接青岛市高新区,东临即墨市中心城区。街道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17.8平方公里,共57个村庄,常住人口10.3万人。蓝村交通便利,位于胶东、流亭两个空港15公里交通圈内,胶济铁路、蓝烟铁路在此交汇,青银、青新、乌威高速贯穿镇域。

  2019年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60.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同比增长8.2%。入选全国千强镇。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先进乡镇""中国最具经济发展活力名镇""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等荣誉称号。

  一是不断提升区域承载力,规划布局更加清晰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理念。邀请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进行陆港新城136平方公里概念规划和核心区3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目前已完成"蔚蓝智港城"概念性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初稿。同时,为拓宽发展空间,我们大力推动土地盘活和片区征迁。利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完成占地1260亩,涉及55家企业、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南泉老工业园区整体搬迁工作,在即墨园区拆迁工作中再次创造"蓝村速度"。即发山九物流项目、三城路工业示范带、冷链产业园等征迁工作快速推进,为优质项目的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全速突破双招双引,产业版图更加完善

  项目是双招双引主要载体,发展看产业,产业靠项目。我们通过探索实施"创新课题制"和开展"攻坚难点、消除痛点、解决堵点"攻坚行动,以担当精神、实干作风,全力促进总投资过百亿元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开工,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中,青岛港即墨港区一期仓库已投入使用,港区二期工程已建设完成2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和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及附属设施,港区启动区全面建成投产。济铁物流园已建成四条铁路线,2019年7月25日,小汽车专用线试运成功,开通辐射全国23个城市的班列。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70%的车辆通过铁路运输发至全国各地。2019年8月29日正式开园,招商推介会同步进行,园区进入全面运营阶段。地铁维保中心项目一期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建成达产后产值12亿元以上,年所得税1亿元以上。跨境电商小镇已注册企业80余家,涉及电商产业货源、人才培训、物流供应链等多环节,初步建立起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体系。投资5亿元的云路磁性材料产业园项目车间已投产,研发楼、办公楼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中青杭萧新厂区已完工投产,投产后具备年施工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产能,年产值可达30亿元。青岛百联奥莱项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并签署项目土地成交确认书,年内将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5月份投入运营。深圳进化动力、云工厂智能制造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同时,按照"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发展理念,积极加大项目引储力度。今年3月18日,举行了"双招双引"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网签仪式,集中签约大宗贸易、高新技术、轨道交通、商贸物流、跨境电商5大领域23个高质量项目,签约金额达20亿元。蓝村未来发展发展潜力十足。

  三是扎实补齐发展短板,民生事业更有温度

  围绕教育教学条件。投资4500余万元完成全镇15处中小学、幼儿园的塑胶操场和标准化食堂建设,实现了青岛市标准化食堂和塑胶操场的全覆盖。新建24个标准班的王演庄小学已投入使用,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围绕群众文化生活。举办蓝村镇"三八"节优秀典型评选暨第一届"发现蓝村之美"活动、开展"壮丽70年·辉煌新中国"主题文化活动季、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蓝村大米文化节等文艺活动百余场次,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积极推行医共体改革,在北泉村率先试点医养结合模式,聘请专业化养老公司与卫生院合作创建医养结合服务团队,为80岁以上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育龄妇女两癌筛查2000余人,免费为老年人、学生查体16000余人次,健康教育讲座40余场,家庭医生签约28000余人。

  围绕社会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平安蓝村"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创新"1165"社会治理体系,在充分借鉴"深圳社会治理模式"基础上,探索出建立"1"支延伸到村庄基层政法队伍、搭建1个智慧管理平台、统筹6支社会力量、发挥5大治理效能的"1165"工作机制,趟出了一条覆盖全面、触角灵敏、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四是加快完善基础配套,城市品质更有内涵

  高标准进行城市建设。实施站前街西通工程,打通蓝村与胶东国际机场最后一公里,临空经济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投资2000余万元对鳌东路铁路桥涵洞进行改造提升,彻底解决了半封闭状态6年之久的交通堵点。投资近7000万元实施东部工业园环境提升工程、临空经济区配套工程。对振兴路、站前街、鑫源东路、晨辉路、阳辉路、崇文路等8条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高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城镇管理机制,推行"城管下沉"到社区,有效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集中发起违建治理攻坚战,累计拆除存量违建144处、45.78万平方米;大力整治镇容镇貌,更换门头牌匾402处、5060平方米,粉刷建筑立面48150平方米,拆除重要路段LED屏305块,清理店外经营1130余户,施划停车位1000余个。

  高品质提升城市环境。按照"美丽青岛行动"总体部署要求,加大对铁路、高速公路两侧环境卫生整治,完成即青高速两侧绿化工程,实施高速出口节点绿化,大力提升蓝村小城市窗口形象。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85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21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

  五是着力提升行政效能,营商环境更加优越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完善"一次办好"工作机制,制定下发《蓝村镇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举办"学深圳、赶深圳"蓝村论坛,加强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发挥督查调度督促作用,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积极培育总结和推介宣传工作典型,创树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性的经验做法和先模人物。其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到南泉卫生院及北泉村中心卫生室进行了调研,五里潘述荣入选"中国好人榜",前白塔姜寿岱荣获山东省乡村"好青年",我镇被评为"全省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单位",北泉村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青岛市首批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区首个互联网诉讼服务工作站在王演庄社区揭牌成立。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成为新风尚。一大批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典型材料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及《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蓝村的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高。通过网民近一年时间投票蓝村街道在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街道"。

  龙山街道

  龙山街道,位于即墨城区东部,东联蓝谷、西临老城、南接城阳、北融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历史悠久,山水资源丰富,崂山余脉绵延于此十余里,墨水河发源于此。

  境内有小龙山,旁有龙王庙,相传遇旱祷雨多应。"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官庄竹编"均出自龙山心灵手巧匠人之手。

  龙山山水资源丰富

  龙山街道辖区是即墨区东部重要的水生态区域,南贡河自林青山发源地流经水场、石源、拖车夼、上开、下开、东南贡、西南贡、南南贡等村庄向西汇入墨水河,形成明显的东西水生态轴线。按照成方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的要求,水场、拖车夼区域为街道 2018年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群落,目前已初具规模。石源区域为2019年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群落。团彪庄村委2020年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群落。南部虎头山是崂山余脉的有机组成部分,周边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山林覆盖率较高,团彪水库、周边塘坝等蓄水工程分布众多,属浅丘地貌,地势高低起伏,特色明显。

  龙山生态环境优美

  龙山街道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秉持乡村振兴生态为先的思路,让"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是"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在东南部山区以"成方连片"为原则,总投资3300多万元,打造拖车夼、西水场两个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石源村精品示范村,打造1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并实现辖区村庄背街小巷全硬化。通过连片打造,突显美丽乡村建设的集群效应和规模优势,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农村"三清""七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制定环卫保洁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有效运行。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示范区内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二是"生态+石子厂整治"。积极做好山体资源保护,在去年关停14家石子加工厂的基础上,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有计划的分步实施石子加工厂生态修复,还群众以青山绿水。三是"生态+土地综合治理"。结合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以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要求,对"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域内的田、水、路、林等进行高标准治理,新增高效农业用地2000余亩,打造成为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龙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井山每年的六月十三日为龙诞盛会,周围乡民、善男信女、省内外商贾文人,慕名而来赶会者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烧纸敬香,祈祷平安、风调雨顺。

  即墨区城东十里处的龙山街道有一座名山,位于大村村南,叫天井山,其山形端容,林木蓊葱,曲径清幽,溪水涓涌。山顶有一天然石潭,深十五米,其水汩汩,清澈甘润,因而得名"天井",此山因名"天井山"。

  相传此天井是秃尾巴老李——黑龙王的水下洞府,故又曰"龙池",天井山也因名"小龙山"。

  龙池边有龙王庙,始建于南宋,庙内供奉着黑龙王的神像。后屡经战火,庙毁井废。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重修龙王庙,还在民间筹集善款,修复后总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

  天井山"没尾巴老李"行雨灵验传说已久,在即墨境内是人人皆知。在陕西省、北京城、东北也是名闻遐迩。近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即墨一带流传的故事梗概是:据传北宋初年,龙山下有一李姓之妻王氏生一小黑龙,因闪失削去尾巴,小黑龙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龙池,后飞去黑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扬善除恶、行云布雨的黑龙称为"秃尾巴老李",极为尊崇。龙山山顶有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从宋代开始井旁建有龙王庙(又名龙神祠),供奉秃尾巴老李塑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是传说秃尾巴老李的诞辰,当地举行盛大庙会,从明朝至今而不衰,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极好的推介了龙山民俗文化。

  在即墨龙山"天井"旁的龙王庙,藏有秃尾巴老李传说相关的史料、实物资料,如:慈禧太后亲书的"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的"九江王"圣旨、历代关于李龙王的诗文碑刻,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为求雨所刻的金、银、铜质求雨龙牌63面。这里是关于秃尾巴老李传说文化遗存和史料保留最多的地方之一,其中求雨龙牌已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物,为国内仅有。

  秃尾巴老李系列传说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它是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真实反映,体现了山东与黑龙江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同时也体现了乡土大众艺术特色,是文人与普通百姓双向创造的结晶。系列传说久传不衰,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有益的文化价值和很好的科研价值,是胶东沿海一带地域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经过近一年的网络投票龙山街道在大会上被定位"中国最佳康养休闲度假旅游街道"。

户外网领导介绍项目

单位领导接受专访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关于我们 - 品牌推广 - 免责申明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东方财经网属于非盈利网站,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东方财经网 [粤ICP备1507622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