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深渊团队:探秘全球最深处的人
关注海洋致力深渊
科学界把海洋6500米以下的区域称之为深渊,深渊区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尚未开发的区域之一。深渊区代表了一个人类未知的海洋生态系统,对深渊区域的无知,会妨碍人类做出正确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决策。因此,尽快开展深渊海沟的探索,增加对海沟生态系统的理解,在陆地资源日趋枯竭,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即将到来的今天,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
而人类去探索深渊区,需要海洋高技术装备的支持。全海深着陆器、无人深潜器和载人深潜器是科学家最期待的深海科考装备。 但由于技术和资金上的挑战,目前国际上非常缺乏。美国、日本、英国曾经分别研制出过全海深的无人深潜器和着陆器,但现在可用的已很少。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的研制和应用,旨在探索深海甚至是深渊的奥秘,填补我国深渊科学的空白;更希望通过流动实验室的研制拉动我国的深海技术发展,快速发展我国深海装备材料与制造技术,提升我国海洋装备整体实力,为建设世界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披荆斩棘艰难攻关
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攻关和艰苦奋斗,克服了无数的国外技术封锁和一个又一个的科研难关,目前已研制出了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这在国际深潜界也是一个创纪录的速度,英国研制第一台万米级着陆器花了4年,美国研制复合型无人潜水器花了7年。
2015年9月26日至10月25日,深渊中心研制的我国首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彩虹鱼”号和着陆器,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级海试,这是继7000米级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之后的万米级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从“蛟龙”号的7000米到研制的“彩虹鱼”11000米全海深,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绝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作业深度要达到全海深,首先面临的是11000米的水压,潜器的每一个零件和系统都必须经受1100个大气压,稍有不慎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团队研制之初就确立了“安全,安全,一切为了安全”的理念。
目前,不仅我国提出了海洋强国的战略,世界各国都瞄准了海洋中的无数资源和宝藏,新一轮的海洋圈地战争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全海深作业型潜水器就成了各国争相研制的武器,现如今美国已经公布了两个全海深作业型潜水器的设计方案,日本政府也已经立项“深海12000”,因此,要在这场中美日的赛跑中胜出,就必须抓紧时间。流动实验室的研制相当于一场深海技术领域的攻坚战,团队加班加点,尤其是在总装调试阶段,大家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期和休息时间,顶着40度的高温在总装车间挥汗如雨。当时实验场地还在施工,学校动员多方力量在中央铺设了一片水泥区域供设备安装调试,车间无门无窗、灰尘漫天,一到傍晚蚊虫横行,野地里的蚊子尤为凶猛,大家每天都要多带几十个“大红包”回家。几次遇到系统突发问题,团队一起积极解决,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海试期间,船上条件十分艰苦,受经费限制,需在1个月内完成几十次布放回收试验,大家每天在烈日下工作10个小时,时时刻刻坚守岗位;试验过程中,潜水器挂钩工作非常辛苦,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甚至有生命危险,团队人员不怕危险带头挂钩,连船上的船员都深受感动和鼓舞,还主动提出协助进行挂钩工作。
成功探秘 砥砺前行
2016年12月27日,正在西南太平洋上进行科考作业的“张謇”号科考母船传来喜讯,由深渊中心和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公司组成的深渊科学考察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三台全海深探测器(着陆器),在万米深渊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探索“人类未知的深海世界”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次科考活动主要是针对西南太平洋范围内几条6500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性地科学普查和深海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共历时三个月。12月27日,科考队在西南太平洋公海对一条7000米~万米深渊海沟进行科考作业时,利用自主研制的三台万米级着陆器,在万米深度(最深下潜到10890米)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考察作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万米深渊的生物、微生物及海水样本和影像资料。同时本次海试也验证了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制的三台万米级着陆器完全达到设计目标,成功通过万米海试,具备了在万米海深开展系列科考作业的能力。
本次由深渊中心研制的3台全海深着陆器和1台全海深的无人深潜器,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全海深无人深潜器技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时拥有无人深潜器和多台着陆器协同作业能力的国家。
团队成立不到4年,平均年龄仅35岁的团队挑起了深渊科学研究装备的大梁,由他们创建的研究平台,可对全球26条6500米深度以下的深渊海沟,进行系统性科学普查,获取海洋大数据、深海生物、微生物资源样本,建立深渊生物DNA数据库, 带动一系列深渊生命科学研究的开展,探索生命的起源,为人类探索深海未知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