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暴涨”背后的真相
丁祖昱评楼市,独家原创点评。
一旦炒房得以控制,房价也将回归理性。
最近房地产最热的话题就是房价,特别是媒体,这段时间对房价上涨的报道可谓全面开花。从统计局数据到交易中心,到一手楼盘,再到二手房价看到的,都是涨!涨!涨!那么,房价是否真的出现了不理性的暴涨?是否真的像部分业内专家所说将要重蹈当年东京的覆辙?
目前媒体报道关于房价上涨几个核心证据有这样几个:
1、统计局数据
从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来看,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38个,下降的有24个,持平的8个;价格同比上涨的有25个,下降的有45个。其中,同环比上涨最快的都是深圳,涨幅分别为4.1%和52.7%。而追溯到去年同期,深圳环比上涨幅度极小,为0.3%,同比甚至还下降了1.4%,深圳房价实际这一年的上涨实际还是补涨。北京、上海也是一样,14年房价没涨甚至下跌,现在相当于是一个补涨的过程。
目前,房价涨幅特别大的主要就是这三个城市,另外像南京、广州、厦门、杭州等上涨城市,这些城市1月份房价环比涨幅在2.5%以内,同比涨幅不超过10%,而且这些城市在15年初房价也几乎都是下跌的。
2、交易中心数据
交易中心的数据其实更能够说明问题,从近几个月的成交均价来看,北上深房价确实上涨不少。同比来看,深圳连续今年涨幅超70%,上海超25%,北京2月份涨幅也突破30%,房价快速上涨趋势明显。
另外,媒体还引用了一些房价特别高的周度数据、日度数据,例如,2月15日深圳全市售出的51套新房成交均价91965万/平方米,突破9万大关,着实令人震惊。
实际上,这些城市房价的变化大多取决于成交结构的变化。高端改善型成交占比增多,直接提升了城市房价,从CRIC监测数据来看,北上深这两个月以来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占比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另外以4万均价为界,可以发现4万以上的住宅北上深成交占比都在逐步加大。
所以成交结构的变化在房价上涨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高端的成交多了,成交均价自然涨得快,这也是非常容易解释的。
3、一手房成交
媒体报道当中对一手房上涨报道很多,但仔细查了全国相关的案例发现,连篇累牍报道最多的是上海瑞虹新城怡庭352套千亿级房源日光事件。根据交易中心数据测算,单单瑞虹新城怡庭一个项目的销售,就将上海市2月份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由35592元/平方米拉升至36381元/平方米,“上涨”了789元/平方米。实际上内环内地段,8万多的均价水平也很正常,并没有所谓的价格“暴涨”。
另外,就是关于万科北京和越秀涨价的报道。我们也了解到,万科北京的两个项目“涨价”实际上是将原来几个点的折扣收回。而越秀的项目主要布局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这次“涨价”的幅度也就在5%-10%之间,对此我更认为是顺应市场的营销手段。
4、二手房成交
二手房的报道相对更多,很多都是在电视媒体上的现身说法,开口就是跳价百万以上。从挂牌价来看,北上深二手房普遍上涨了10%左右,但实际成交价的上涨并没有这么多。以链家公布的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数据为例,2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同比上涨了8.82%,较1月份甚至还缩减了0.7个百分点。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春节前后这一两个月,二手房价的确是涨了,但远远没有媒体渲染的那般火爆。
5、关于高房价
最近媒体报道了很多所谓10万+的项目成交火爆,就像前不久,有消息曝出了北京润泽御府楼王以3亿元成交,但几千平米的房子成交三亿只能算个案。
实际上,全国卖得最贵的房子对整体成交均价影响不大。拿去年全年成交均价前10强来说,其中,卖得最贵的是汤臣一品,成交均价超21万,售出5套。第二名是北京的中央公园广场,均价17万多,只卖了一套。前8名加在一起总共卖了49套,称得上凤毛麟角。第9名和第10名总共成交116套,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两个项目均价只是在13万上下,因而媒体言过其实,中国根本不是他们所说的房价远超海外大都市的状况。
房价上涨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呢?
1、金融风险
从目前报道中看到的最大的负面是引发金融危险,甚至网络出现疯传假离婚之后以700万房源估值千万,从中骗贷的例子。该做法毫无专业性可言,任何一个银行从业人员都能将之驳斥得体无完肤。即便有人能够串通各方机构实现骗贷,那也是违法的,拿来作为房价暴涨之后引发的金融风险,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2、投机购房
部分城市出现了炒楼花现象,投机购房有所抬头,在深圳尤为明显。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抑制此类投机行为。年初,深圳就有多家银行开始收紧房贷政策以限制中介炒房。近期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也表示要严厉打击炒房行为。
这种投机炒房行为,不仅深圳存在,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非限购城市也存在。但个人认为,不用过于担心,如果没有“接盘侠”,这些投机行为也会很快烟消云散。
3、一线城市地价快速攀升
目前来看,一线城市的地价确实贵得离谱,当然这也是由一线城市的土地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事实上,参与主体——开发商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最终地价还是会交由市场来解决,一旦超越了实际的市场行情,谁都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4、潜在购房者的心理打击
当然,最大的负面状况应该当属对广大潜在购房者的心理打击。这个则需要媒体从业人员要更加专业,不再为了抢新闻、博眼球而过分夸大事实。
短期来看,部分城市的房价可能还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从整体的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并不具备房价暴涨的基本条件。大多数城市如今的供求关系相对均衡,甚至是供大于求的。北京、上海,深圳市场相对比较火爆,但价格涨幅已经不小,尤其是深圳,去年房价上涨幅度过大,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存在投机因素。一旦炒房得以控制,房价也将回归理性。因此,房价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市场的力量是最大的,很多问题交还市场便能很快得以解决!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