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企业要点 房产市场 大都家居 科技中心 娱乐点点生活消费 汽车行业 房产行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房产 >正文

香港特首新施政报告看点:楼市,楼市,还是楼市!

2017-01-23 21:32:07 来源:证券时报

1月18日,备受香港各界关注的新一份特首施政报告发布,与以往不同,这是梁振英作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其任内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因此报告内容格外引人瞩目;与以往一样,特首在施政报告中仍是对香港的土地及房屋问题着墨较多。

楼市,楼市,还是楼市!显然,这是让历届香港特首最不能释怀,也是令香港普罗市民最为关心、永不过时的话题。报告称,在梁振英任内的5个财政年度里,香港土地拍卖可供兴建的住宅数量是前任的一倍;预期在未来3到4年,香港的一手私人住宅楼宇的供应量将比本届特区上任时增加45%,公营房屋将增加逾30%。

虽然梁振英班子在增加香港楼市供应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他对此并不感到满意,他强调加快、加大供应才是解决香港各种房屋问题的治本办法。正如其在施政报告中所称,虽然在过去4年里,特区通过“双辣招”等调控措施,多次成功遏制外来资本对香港楼市的投资和炒卖的需求,但仍然未能很好解决香港市民置业的问题。目前,楼价高、租金贵成为香港社会面对的严峻的民生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香港的土地价格高、供应少,据权威资料称,目前香港可作为房屋用途的土地只占全港土地面积的7%。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地产业界对施政报告中未有提及对香港楼市调控“减辣”备感失望,但也认同特首提出的解决香港楼市痼疾的思路。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梁志坚认为,此前特区为楼市调控“加辣”是为了帮助市民置业,但“辣招”无助于抑制楼价,只是令置业者负担更重;对于施政报告提出特区将以多种方式积极寻觅土地,业界对此持欢迎的态度,也认同土地供应充足才是最重要的稳定楼市的方法。

从加大、加快供应的角度梁振英在施政报告提出,在香港私人房屋市场方面,以截至去年12月底的情况看,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物业的供应量达94000个单位,创12年前特区开始定期公布供应数字以来的新高;按最新数据推算,在2017-2018年度起计算的未来10年,香港的房屋供应目标为46万个单位,包括20万个公屋单位和8万个资助出售单位。

虽然香港社会各界都在为解决楼市困局出谋划策,但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无论楼市还是资本市场都会受到外围因素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进入2017年,全球经济首先要面对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出现的极大不确定性,因为一旦特朗普推出民粹主义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会令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风大浪;另外,随着美联储重启加息、欧洲央行缩减买债规模以及日本央行暂停进一步扩大量宽计划,全球流动性趋紧的情况更加明显,各类资产价格正面对严峻的考验,这对早已高处不胜寒的香港楼市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日前发表的对香港经济的最新评估报告中,特别提及要关注香港楼市风险。

在全球流动性可能收紧、经济不明朗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嗅觉敏感的香港本地地产开发商已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加快了推售新楼盘套现的步伐。通常,农历新年前的一个月是香港楼市传统淡季,但今年却出现例外,香港楼市出现新楼盘集中推出的“大混战”,多个楼盘同时抢客;另外,2016年香港二手楼成交创出历来新低,比2003年非典时期的情况更惨淡。

综上可见,面对环球经济不明朗、住宅供应量增加以及利率正常化等因素,香港楼市正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香港楼市将何去何从,值得港府及香港社会各界去冷静思考、认真应对。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关于我们 - 品牌推广 - 免责申明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东方财经网属于非盈利网站,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东方财经网 [粤ICP备15076225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