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迎来供应“小阳春” 二手房现回暖迹象
随着天气转暖,北京楼市迎来供应“小阳春”。有机构数据显示,3月北京将有23个住宅入市,因受到土地供应影响,未来月均约20个项目入市量也将成为极限。目前,有项目贴着价格“底线”低调入市,有项目选择“雪藏”,商住楼因为不确定的政策风险,加紧出货,而二手房市场已现回暖迹象。
新盘紧贴价格“底线”入市
近期北京入市的项目中,不乏一些当年高价地的代表。业内人士表示,高成本带来的资金压力使这些项目推盘较为积极。不过,一些项目因为预售价格受限,贴着价格的“底线”入市。
位于大兴黄村的绿地高端产品系海珀云翡项目于近期开盘,目前主推户型为102平方米两居、135平方米三居。该项目是绿地在2016年2月以39亿元的价格获得,折合楼面价4.7万/平方米,当时创下区域内地价最高纪录。记者在北京市住建委的官网上看到,该项目于1月取得预售许可证,价格在7.3万-7.8万元/平方米。当时有分析称,该地块的楼面价超过区域内在售物业价格,预期销售单价达8万以上。
有消息称,位于中央别墅区孙河板块的景粼原著140平方米三居户型即将入市。景粼原著销售人员表示,项目目前处于意向登记阶段,具体开盘时间、均价未定。不过,记者在北京市住建委官网上看到,景粼原著去年12月取得了预售许可证,6、7、8、9、14、15号楼拟售价格在7.1万-8.8万元/平方米。而景粼原著项目去年10月销售审批均价已超9万元/平方米,其中32号楼5套房源审批价格已超过13万元/平方米。
豪宅 “雪藏”
记者查阅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发现,2017年至今,北京只有11个项目取得商品住宅预售许可证。中国中央别墅区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刘东认为,“9·30新政”之后,市场“限购、限售、限价、限签”特征明显。“目前想入市的项目很多,但从土地成本看,很多项目不想卖,一卖就赔,因为政策对价格有限定,这对开发商而言比较尴尬。”刘东认为,北京市场的开发商资金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可以扛过一阵子再说。即便资金有问题,开发商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或转手。
亚豪机构市场研究部总监郭毅表示,有部分开发商因地块较好,并不着急推货,而是希望打造产品附加值,让项目获得更高溢价。
不过,在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看来,项目“死扛”的不确定也在加大。今年自住型商品房供应加大,未来整体房价走势还不确定。随行就市,制定合理价格,甚至打折出售可能更合适,“调控放松后房价上涨,这是老的思考逻辑,未来未必是这一市场规律。”胡景晖说。
商住抢“上市”
目前,一些产品线丰富的开发商,将销售的重点放在商住类产品上。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3月入市的23个项目中,商办类项目多达10个,包括中国铁建·原香汇、天健广场、首创中心·天阅公馆等,售价每平方米从2万元到8万元不等。
对此,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自去年通州双限后,北京市商办物业全面调控的风声不断,而今年1月上海暂停商办项目销售的现实更是将这一类型产品推上风口浪尖,收紧调控已是箭在弦上。
2016年北京房企在商办类物业获得的销售额高达1304亿元,占商品住宅销售额超过三成的比重,一旦商住调控祭出,对于房企来说将是巨大打击。因此,自2月中旬商办集中入市的趋势开始显现,而3月份商办项目“抢入市”的现象更加明显,这或将成为商办产品“最后的盛宴”。
二手房出现回暖迹象
进入3月,随着春节假期的远去,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开始回升,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2017年3月上旬(3月1日-3月10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6166套,与2月上旬同期相比增加40.1%,同比2016年3月上旬下降19.7%。
对此,胡景晖认为,3月市场的爆发,主要是春节1、2月挤压需要的集中释放。不过,仅以目前的市场来判断“小阳春”还为时尚早,还要看3月份整体交易量及4月份的变化。
胡景晖表示,与2016年同期相比,如今北京二手市场的基本环境已然改变,去年的政策为鼓励去库存,所以去年3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如今的楼市政策是为了防止炒房、避免楼市大起大落。虽然今年3月市场热度较2月有所提高,但仍不及去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