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香港的双城记
同一片土地上,另一个群体却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他们对资金不断推高成本表达出不满。这就是属于香港的双城记。
ONE
香港地方小,美食比较集中,到了饭点前后,没多久就坐满了食客。
香港人跟着他们的胃,四宝饭、豆腐火腩饭、深井烧鹅、肉丸滑牛鱼鳔生鱼片粥、云吞面、油渣面,一碗接一碗。明知一定会和三四陌生人拼桌,还是抵抗不了这份烟火气的呼唤。
如今餐桌上遇到来自另一种文化碰撞,并且是以一种公开方式。在一家连锁快餐店,五十几岁的老街坊呷完一口热奶茶,悠悠对着电话喊:
“喂,我是三叔啊!八月十二,孙子满月,过来食餐饭……顺便把你、你阿爸和阿妈的微信账号发送过来,方便联系。”
TWO
随着两地互通愈发频繁,内地给香港带来的影响几乎抒泛性的——除了带来新的文化方式,还在经济发展层面带来了庞大的财富。金融业发展,重塑了人们对隔一河之地的浪漫想象。
尤其是近几年来,内地新兴高净值群体看到了香港炙手可热的未来。香港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独立货币、独立税制以及独立制度契合了这部分富豪对境外投资的想象,资金源源不断流入。
7月中旬,某国际银行旗下私人财富管理投资顾问公司在推介新产品时披露,至2017年5月,其保险产品占比由去年底5.4%升至6.8%,在全部产品中涨幅居首。
媒体多番追问客群增长构成,该公司零售银行业务主管起先以“商业机密”为由不答话,转而向身旁公关同事征求意见,犹豫一阵,这才小心回应:
“前五月保险比例增长部分,大约三四成为离岸客户购买。离岸客户中,内地部分又占一半。”
果然一看台下媒体刷刷执笔记录,该主管顿了顿声音,随即补充道:“人客(客人)对于财富管理要求出现变化,本地、离岸部分都有同样增长。”
THREE
置身香港,这座城市正演绎着自己的希望与焦虑。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无处不在,投资者需要加快脚步,才能抓住涌动的财富契机。同一片土地上,另一个群体却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他们对资金不断推高成本表达出不满。这就是属于香港的双城记。
其中对于香港楼市,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体验。作为既得利益者,7月的一个中午,某开发商执行董事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尽管下半年房价升幅放慢,但楼市看不到坏消息,本地经济增长仍是支持房价的动力。其同时透露,公司三季度末的新楼盘定价或调高。
中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香港开发商新开物业共计销售1360亿港元,较去年下半年增加13%,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上半年销售数据。在这被外媒称为“最昂贵房地产市场”购置新房,买家平均每套需付出的代价达180万美元(折合约1406万港元)。
这种略为“亢奋”的情绪并非个例,在两天后香港岛以西岛屿举行的某度假项目示范单位开放活动上,十几位本地媒体不等主办方组织的参观流程近半,已多次要求提前进行采访。
他们最乐于问及和价格相对应的数字信息——“XX项目的呎租是多少,预计什么时候租出去?”“楼盘的回报率大致有几个点?”“前来租赁的外籍人士比例有多大,有没有内地人?”……
FOUR
这里的居民丝毫不掩饰对于房价的矛盾心理,或许是香港楼市生态中最为真实的写照。
同样在7月某一个中午,一位年轻钢琴演奏家出席开发商周年酒会,闲聊之时也被卷进香港楼市的话题漩涡。这位在当地颇有知名度的人士身兼多职,既从事电影配乐,又制作音乐题材节目,目前在香港已购置数套房产。
即便如此,他对房价仍颇有微词,直言十几年前供楼压力不大,最早首期在30多万港元——以按揭九成计,一套房总价300余万港元——如今的情况却是连按揭都越来越难办理。
为了给楼市降温,香港屡屡祭出“辣招”,包括购房最高按揭成数由1997年的九成降至2017年的六至七成,以及今年4月12日进一步收紧印花税条例等,但房价仍居高不下。数据显示,过去二十年间,本地房价涨幅达99.2%,仅今年上半年涨幅便达8%。
尽管对按揭诸多不满,对于已有房产,这位演奏家却绝没放弃投入资金到楼市硬碰,他数次表达出对南区住宅的看好,并放言“就算断供车也不能断了供楼”。
至于原因,他给出的理由是,“辣招”对楼市的影响并不大,只要不改变供应方式,就不必担心房价下跌。
FIVE
美国咨询机构Demographia此前旗帜鲜明地指出,香港拥有全球范围内与收入相比最买不起的住房,假设不缴税、没有其它生活开支,这里的房价中位数相当于本地家庭18年的总收入。
高力国际7月中旬则发布了一份名为“港币500万的选择”数据,同是500万港元预算,在北部的黄大仙区能购置一套506平方呎房产,在深水埗、湾仔、东区、中环等地带却只能买得起300平方呎以下的房源。更甚者,在富豪集聚的半山区仅买得起229平方呎。
随着房价的走高,包括恒基兆业在内越来越多开发商顺应形势,开发出以面积小著称的“纳米楼”。加之购房者对住宅面积的预期降低,“纳米楼”的成交量一度成为楼市新风向。
对于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香港未加以阻止,更将它视为“市场保持灵活性”的效果,第三方服务机构却对此持相反意见。
某国际机构高层接受采访时公开抨击“纳米楼”并不适宜人们居住,皆因扣除公摊面积以及厕所、衣柜、床等部分后,可活动范围“几乎很少”。
高力国际同样认为,纳米楼依然会是入市者的主要产品,但随着房价上升,纳米楼面积已达到临界点,并警告投资者“要小心购入”。
SIX
对于楼市,香港曾明确承诺要降低房价,或至少遏制房价的继续上涨,这意味着要增加住房供应。
这方面香港的确在付诸努力。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卸任前夕发表《施政汇报》提及,截至2017年3月底,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市场的供应量约为9.6万套,较本届上任时高出近五成,并创2004年9月以来新高。
但和日益增长的外地及本地购房需求相比,新房端的供应仍显得杯水车薪。以本地需求为例,香港住宅量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未能追上结婚及本地出生人数,仅2016年,新成立家庭逾10万户,远高于外界所预估香港未来几年年均新增供应住宅2.1万套的水平。
“负担得起房价的家庭总数,仍高于香港的(住宅)供应总量!”仲量联行相关负责人在7月的一次记者会上严肃地表示,自2009年推出的一系列辣招是“一刀切”的冷却楼市措施,因一二手市场同样执行双倍印花税及按揭收紧措施,令二手房需求推向新盘市场。
这番话道出目前香港楼市的一个事实:同样面对辣招,人们在购买一手房时,仍可以依靠开发商提供的“优先融资安排”获得另类按揭及抵扣印花税;二手房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人们因难以获得按揭贷款而被迫放弃,尽管房价相对便宜。
“我们只是希望新一届修改现有的冷却楼市措施,让一手及二手市场能重新运作。”上述负责人建议,应在二手市场放松双倍印花税及按揭收紧措施,释放二手市场约116万套的住宅存量——相当于未来三四年新房供应的11倍有余。
无独有偶,一天前高力国际在召开记者会时提及,香港新造按揭宗数已由1997年的1.62万宗降至2017年5月份的8164宗,平均每宗贷款总额多183万港元,总额却下跌17.7亿港元。据此,该机构得出一个看似幽默的结论:
“银行最大的风险是缺乏足够的按揭业务。”
(出处:观点地产网 2017年07月24日)声明:转载上述内容属于广告或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东方财经网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